仲裁当事人以自己的名义参加仲裁程序,并与涉及的民事争议存在直接的利害关系。他们是争议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享有者和义务承担者。仲裁裁决对当事人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
仲裁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受到《仲裁法》的规定。
根据《仲裁法》第二条的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通过仲裁解决。
根据《仲裁法》第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解决纠纷时应当自愿达成仲裁协议。如果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请求将不被仲裁委员会受理。
根据《仲裁法》第五条的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后,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请求将不被人民法院受理,除非仲裁协议无效。
根据《仲裁法》第六条的规定,仲裁委员会应当由当事人协议选定。仲裁不受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仲裁当事人在仲裁程序中享有以下权利:
申请人有权在申请书中提出仲裁请求,并在仲裁过程中放弃或变更自己的仲裁请求,以终止仲裁程序。
被申请人有权对申请人的仲裁请求表示承认或提供证据反驳仲裁请求。被申请人还可以提出反请求,但必须符合仲裁范围和仲裁事项的要求。
仲裁当事人有权申请财产保全,以确保仲裁裁决的执行。
如果您对以上内容有任何疑问,请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访问手心律师网,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的内容,涉及案件信息、审理过程、申请人的诉求、被申请人的答辩、事实查明、证据确认、裁决结果等方面。裁决结果分为一裁终局和非一裁终局,并说明了裁决书的生效及司法救济方式。文章还提到了裁决书的使用说明,包括裁决书的签署、送达及执行等细节
免责条款的特征及有效认定。免责条款是当事人双方协商同意的合同的组成部分,具有约定性、免责性,并以明示方式提出。确认免责条款的效力需具备真实的意思表示、双方协商一致、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要求等法律要件。同时,免责条款应合理分配权益与风险,格式合同中的免责条
劳动仲裁的程序及相关执行过程。裁决生效后,当事人可凭裁决书向用人单位执行,如单位拒绝履行,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一般需约6个月。仲裁程序包括申请仲裁、受理决定、开庭通知等步骤。申请劳动仲裁需满足一定条件和提交相关材料,仲裁委在收到申请后的五日内作出受
法院通知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条件和民事诉讼第三人的特征。法院可通知第三人参诉的条件是案件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第三人可提起诉讼或申请参加诉讼,享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第三人的特征包括有独立请求权或与案件处理结果有法律利害关系,参加已开始的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