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可以作为证据向法院出示。
谈话录音作为证据并不受“对方不知情”的限制,关键是录音的获取方式是否合法。非法获取录音,例如窃听、胁迫等手段取得的录音,才构成障碍。然而,大多数录音都是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对方知道你在录音,谁还会和你聊天呢。
1. 提交录音证据时应出示录音的原始载体,如录音笔、手机等。有些人将录音内容导入电脑并以录音文件形式存档,向法院提供的只是刻录后的光盘,这已不属于原始证据,缺乏原始证据可能会对案件产生不利影响。
2. 录音应完整无缺。如果录音被剪辑掉开头和结尾,只保留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内容,这样的证据是不会被采纳的。
3. 录音证据不能单独作为定案的依据。录音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其无法证明全部法律关系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它更多地证明案件的部分事实和某些细节。因此,最好将录音证据与其他书证、物证等证据一起使用。
1. 在开庭时向法院提交原始录音载体,并将录音刻录成光盘作为副本一并交给法院。
2. 在开庭时携带播放设备。需要当庭质证的录音,许多律师和当事人错误地认为法院能够通过光盘直接了解内容,实际上并非如此。
3. 将录音内容整理成文字资料,并标注出想要证明自己目的的谈话内容,提示给法院和对方当事人。
1. 要以合法手段收集。通常情况下,双方当面沟通时一方持录音设备,或者电话沟通时一方直接电话录音,这些手段都是合法的。
2. 谈话内容要包含基本要素。谈话内容中应包含时间、双方身份、地点等要素,这些因素在案件中往往具有重要作用,最好在沟通过程中明确确认。
3. 录音取证要尽早。在双方没有发生重大冲突或起诉之前,通过录音方式取证仍有机会。起诉后再收集证据往往难以成功。
4. 根据案情设定谈话内容的关键点。根据案情和手头掌握的其他证据,设计录音证据的关键点,使其与诉求目标一致,并能相互佐证。对于关键内容,最好多次确认。
5. 注意谈话的语气和沟通方式。事先要设计好表达方式,以自然的方式交流。不要使用威胁的口吻进行谈话,以威胁方式获得的证据可能被认定为违法。尽量保持平和的沟通,激动争吵中的表达可能被认定为非真实意思表示。关键点的语言内容应清晰明确,避免含糊不清。如果可能,关键内容应由对方明确表达,而不仅仅是回答“嗯”“啊”。
6. 注意控制谈话的时间和节奏。庭上时间宝贵,录音取证的时间不宜过长。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取证,应控制录音取证的关键内容,最好集中在某一或几个时间点上,避免过于散乱。
7. 保留录音的原始载体。当视听资料的真实性受到质疑时,可能需要司法鉴定。此时,应向法院提供原始的视听资料载体,因此必须妥善保留原始载体,避免复制后丢失或覆盖毁坏。
8. 提供完整的录音证据,不得擅自剪辑或截取。保持视听资料的完整性,剪辑或截取后的录音证据通常是无效的。
9. 向法院提供文字版录音证据。通常情况下,提供录音证据的方式是刻录光盘,并提供一份给对方。对方应仔细核实,同时应向法庭提供整理好的文字版录音证据,这是形式上的基本要求。
刑事诉讼中委托辩护的情形。被告人有权在案件审查起诉阶段委托辩护人,并可通过多种方式预约律师进行咨询和委托手续。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享有多种权利,如提供法律帮助、会见和通信等。同时,辩护律师可以查阅相关证据材料,并有权对委托人的信息和情况保密。
单位聘请法律顾问的程序以及需要聘请法律顾问的情境。单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聘请意向,经过核实条件、商定事项、签订合同等步骤完成聘请。在决策涉及法律权益和纠纷发生时,应考虑聘请法律顾问。法律顾问可防范法律纠纷,解决纠纷,维护合法权益。
欠款打官司的时间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的付款情况,规定了不同计算方式及时效的中断与中止情况。债权人主张权利、债务人承诺付款等情形都会导致时效重新计算,但不能超过最长时效期限。特殊情况下的时效中止也会有所涉及,双方应采取相应措施应对时效已过的情况。
刑事诉讼一般是触犯了刑法,大家都知道进入法院打官司打的其实就是证据,那么在刑法上面刑事诉讼的证据有哪些呢,证据又有什么特征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一下,供大家参考。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形式有八种: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