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意见将不作为定案根据的情形包括:
(一) 鉴定机构没有获得法定资质,或者鉴定事项超出了其业务范围和技术条件;
(二) 鉴定人没有获得法定资质,缺乏相关专业技术或职称,或者违反了回避规定;
(三) 送检材料或样本的来源不明,或者因污染而无法进行鉴定;
(四) 鉴定对象与送检材料或样本不一致;
(五) 鉴定程序违反了规定;
(六) 鉴定过程和方法不符合相关专业的规范要求;
(七) 鉴定文书缺少签名和盖章;
(八) 鉴定意见与案件事实没有关联;
(九) 其他违反有关规定的情形。
以上排除情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八条进行。
鉴定意见属于言词证据,即由知晓案件情况的人通过陈述产生的口头或书面证据。鉴定人根据自身专业知识对案件中涉及的专门性问题发表个人意见,其出具的鉴定意见是个人负责制的。
鉴定意见具有以下特点:
(1) 鉴定意见在案件发生后产生;
(2) 鉴定意见是鉴定人的个人意见,会受到鉴定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鉴定意见指的是受公安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的鉴定人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所作的书面意见。刑事案件中需要进行鉴定的专门性问题非常广泛,包括法医学鉴定、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书法笔迹鉴定、痕迹鉴定、化学鉴定、会计鉴定、技术鉴定等。
鉴定意见是鉴定人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对专门性问题提出的分析判断意见,而不是对直接感知或传闻的案情事实的客观陈述。因此,鉴定意见与证人证言不同,证人不能同时兼任鉴定人。如果被指派或聘请的人在诉讼之前已经了解案件情况,则只能作证人,不能作鉴定人。
以上内容告诉我们,鉴定机构不具备法定资质,或者鉴定事项超出该鉴定机构业务范围、技术条件的;鉴定人不具备法定资质,不具有相关专业技术或者职称,或者违反回避规定的鉴定意见均不作为定案根据。如果您还有其他的问题,可以咨询我们律师。
《刑事诉讼法》对于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的法律规制。规定对于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应当予以排除,包括供述、证言和物证等。同时,也强调了人民检察院在调查核实非法证据收集情况时的职责,包括提出纠正意见和追究刑事责任。确保司法公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当事人陈述在认定案件事实中的矛盾认定标准。一方面,需慎重采用当事人的陈述,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需与其他证据相互补充。另一方面,不应夸大或弱化当事人的陈述效力,法官不应仅凭当事人陈述的前后矛盾等情况直接判断案件事实真伪。同时,法官在庭审中的
我国法律中关于回避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等。虽然我国法律没有设定证人回避制度,但证人与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时,其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当事人有权要求审判人员回避,并依法追究审判人员接受请客送
刑讯逼供罪的定义、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刑讯逼供罪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采用肉刑或变相肉刑手段强迫其作口供的行为。构成此罪必须满足主体、行为方式、目的和结果等要件。触犯刑讯逼供罪的行为人将受到法律严惩,若导致人员伤残或死亡,将从重处罚。需注意,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