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更合同带来的损失由合同双方协商处理,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债权人和债务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协商变更主债权债务合同内容,减轻债务的,保证人仍对变更后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加重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四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债权人和债务人变更主债权债务合同的履行期限,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期间不受影响。
1,由合同性质和内容决定当事人一方可变更合同。有的合同是为当事人一方的利益而设立的;也有一些合同的某些条款是专为当事人一方利益约定的。由于在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可以放弃自己应得的利益,因此,对于这些合同,如果当事人一方在订立合同后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不再需要合同为其带来利益,则可以变更合同。
2,当事人双方经协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当事人双方在进行协商时,意思表示必须是明确的,而不能是模煳的,否则,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3,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或者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发生不可抗力,造成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时,允许当事人变更合同,使合同的履行成为可能。不可抗力必须达到使合同无法履行的程度,才能作为变更合同的理由。如发生不可抗力后,经义务人的努力,合同仍可履行,则不能作为合同变更的理由。
合同在签订之后一般是不能随意变更,但这并不代表就一定不能变更。若是需要对合同进行变更,最好是建立在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否则的话一方擅自变更合同的行为,可能会构成合同违约,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对另一方承担违约责任,而要是协商一致变更合同的话,则属于依法可以免除责任的情形。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原告石家庄市某银行与被告河北省某海运公司签订的造船借款合同纠纷案。被告天津某水运公司作为保证人,原本承担一般保证责任,但在原告要求承担连带保证责任通知书上盖章,视为双方协商变更了保证方式。天津海事法院最终判决被告河北省某海运公司偿还借款及利息,被告天
合同私自修改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合同法,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因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的合同,特别是在受欺诈、胁迫等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同时,当事人需注意撤销权的消灭情形,无效或被撤销的合同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撤销权的效力除斥期间、合同撤销的情形、撤销权的消灭以及行使撤销权的法律后果。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期限为一年,超过期限则权利消失。可撤销的合同包括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及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撤销权的消灭情形包括超过行使期限或明确表示放弃。合同
保证人死亡后保证合同的效力问题。指出保证合同具有人身性,保证人死亡后合同效力不终止,保证人应以自身信誉对主合同债务承担保证责任。同时,探讨了主合同变更对保证责任的影响,包括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变更主债权债务合同内容的情况。摘要概括了文章主旨,突出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