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量刑 > 免于刑事处罚的人要交罚款吗

免于刑事处罚的人要交罚款吗

时间:2024-07-11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38347
对于免于刑事处罚的犯罪行为人,若未免除刑事处罚,则还是需要缴纳罚款的。罚金是人民法院对于犯罪分子处以的刑事处罚,而罚款则是指行政机关对于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二者的性质是有本质上的不同的。关于免于刑事处罚的人要不要交罚款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免于刑事处罚的人要交罚款吗

1、对于免于刑事处罚的犯罪行为人,若未免除刑事处罚,则还是需要缴纳罚款的。罚金是人民法院对于犯罪分子处以的刑事处罚,而罚款则是指行政机关对于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二者的性质是有本质上的不同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九条,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通报批评;

(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五)行政拘留;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二、可以免于刑事处罚的情形有哪些

1、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2、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3、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5、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7、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8、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9、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0、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11、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12、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13、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4、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5、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6、非法种植罂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可以免除处罚

17、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8、依法被免于了刑事处罚的人,按照有关规定就应该立即释放,此时看守所根据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的释放通知文书,办理释放手续。

虽然免于处罚,但还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送福利院是否构成遗弃罪的探讨

    将孤儿送到福利院是否构成遗弃罪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只有负有扶养义务的情况下拒绝扶养才可能构成遗弃罪。文章还讨论了遗弃罪的犯罪未遂认定问题,包括如何判断着手实施犯罪行为以及如何区分犯罪未得逞与犯罪中止等。

  • 虚假证词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虚假证词在刑事诉讼中的影响及构成犯罪的情况。在民事诉讼中,虚假证据若情节严重可能触犯刑法第307条。关于虚假诉讼罪,若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可构成此罪,并受到相应处罚。虚假诉讼行为包括凭空捏造不存在的民事法律关系和

  • 非法集资业务员怎么判

    非法集资业务员被判刑的相关法律法规。非法集资从业人员若被认定为集资诈骗罪的从犯,可给予从轻、减轻或免于刑事处罚的处理。刑罚标准根据犯罪情节和涉案金额而定,数额巨大的可视为严重情节。企业高管不需要为公司的非法集资行为承担全部责任,但如果明知故犯并在共同

  • 玩忽职守罪的特征是什么

    玩忽职守罪的特征。该罪行严重侵害国家机关的日常运转及正常活动,主要表现为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自离岗,导致公共财产及国家和民众利益受损。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观上属于过失。法律规定,犯玩忽职守罪者可能面临刑事处罚,但免于刑事处

  • 律师代理刑事辩护风险告知书怎么写
  • 刑事拘留多久后提请批捕
  • 免于刑事处罚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