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不能拒收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由事故处理机关单方面作出的行为,无需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即使当事人拒收认定书,事故处理机关仍会将其行为记录在案,视为已送达。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二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如需进行检验、鉴定的情况下,应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有条件的地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试行在互联网公布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但需保密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一般采用直接送达的方式,当事人必须在送达凭证上签收。事故责任认定书的送达凭证仅是当事人签收的一种法律手续,不会影响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与其是否同意认定书所述事实或责任无关。
如果对事故责任认定书不服,可以在认定书上注明“不同意”字样,以证明对认定书所述事实或责任的不同意见,然后领取认定书,并在3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是关于能否拒收交通事故认定书的相关内容。如有其他问题,欢迎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访问手心律师网向专业律师咨询。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关于交通事故处理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根据现场情况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是证据而非行政行为,不可通过行政程序推翻。当事人若对认定书有异议,可通过提供新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由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在我国的法律影响。该认定书是确定交通事故责任的依据,制作程序严格规定,内容包括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等基本情况,以及事故证据、形成原因、责任和意外原因等。同时,对制作主体资格、制作时间、制作形式和送达程序都有严格的审查要求。
交通事故处理赔偿时间过期后的法律途径。当事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时间期限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包括简易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和复杂的交通事故。对于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情况,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制作交通事故证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内容要求,包括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的基本情况,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证据及形成原因的分析,以及当事人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和意外原因等。交通事故认定书还应加盖公安机关处理专用章并及时送达当事人,同时告知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