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故发生后,车辆驾驶人应立即停车并保护现场。如果导致人身伤亡,车辆驾驶人应立即抢救伤者,并迅速报告交通警察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如果抢救伤者需要移动现场,应标明位置。
2. 法律依据: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立即停车并保护现场。如果导致人身伤亡,车辆驾驶人应立即抢救伤者,并迅速报告交通警察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如果抢救伤者需要移动现场,应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和行人应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导致人身伤亡且事实及原因无争议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立即撤离现场,恢复交通,并自行协商损害赔偿事宜。如果当事人不立即撤离现场,应迅速报告交通警察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且基本事实清楚的交通事故时,当事人应先撤离现场,然后协商处理。
对于行人闯红灯时在人行道斑马线上发生交通事故是否属于机动车无过错的问题,法律界存在较大争议。根据以往的判决,对于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一般更倾向于弱者。即使行人闯红灯,机动车仍可能被判承担一定责任。
然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如果行人因闯红灯被撞,从道路交通规则来看,机动车属于无过错方。如果存在明确的证据,如监控录像能够重现当时的场景并证明机动车无过错,那么机动车可能只需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交通肇事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交通肇事罪是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违反交通法规、重大交通事故、造成损失和刑事责任等。过失致人死亡罪则是行为人因疏忽大意剥夺他人生命权的犯罪行为。两者的区别在于交通肇事罪主要关注公共安全,而过失致人死亡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有关交通肇事罪的处罚。该罪行涉及因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的事故,包括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情形。处罚根据情节不同分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以及逃逸等恶劣情节的处罚。同时,讨论了交通肇事罪与其他犯罪的定罪处罚,以
交通肇事罪的责任认定标准。根据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涉及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或死亡、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等情况,应追究刑事责任。具体责任认定包括不同情形下的有期徒刑、拘役和赔偿等。公安机关在决定是否立案时会考虑事故责任和是否符合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如果交通事故导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并且肇事者负有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将会承担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肇事者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肇事者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