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处理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使用人和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投诉。
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解决物业管理纠纷。调解可以是民事调解或行政调解。民事调解是由争议双方当事人共同选定一个机构或个人,由第三方根据双方意见和授权提出解决意见,经双方同意并执行,从而化解纠纷。然而,此种调解方式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一方拒不执行约定事项,纠纷仍然无法解决。行政调解是通过主管政府的力量进行调解处理,但如果一方不遵守执行,就需要采取其他手段解决。民间调解和行政调解与仲裁或诉讼程序中的调解是不同的,仲裁或诉讼中的调解只是程序的一部分,不具有独立性。
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通过仲裁解决。仲裁庭管辖物业管理纠纷的依据是当事人达成的仲裁协议。仲裁协议可以通过在合同中约定条款的方式达成,也可以在纠纷发生后临时达成书面协议的方式达成。
物业管理纠纷可以通过诉讼程序解决。诉讼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原告提交起诉状到法院,法院立案并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提交答辩状,开庭进行调查、辩论和调解,制作调解书或一审判决书,双方均不上诉则判决书生效,或一方不服提起上诉进入第二审程序,第二审审理后制作二审调解书或二审判决书,此为终审判决,不得再上诉,最后进行执行。
以上是关于物业纠纷解决的途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的制定,包括制定依据、业主大会的宗旨、组成、活动范围、议事内容以及召集主体等方面。该规则旨在保障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规范设立和运作,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和物业的安全使用。业主大会及其业主委员会应根据有关规定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和相关部
业主在物业不作为时如何维权的问题。文章指出,在房屋保修期内,物业应协助业主与开发商沟通解决问题。保修期后,物业服务企业负责维护公共设施,并需公布共有部分收益账目。业主可通过业主大会和业委会行使权利,弹劾不负责的物业公司或选择新物业公司。此外,业主还可
物业处理业主报修事项的相关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物业应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好相关事宜,及时对物业进行维修养护以保障业主权益。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多项工作,包括建立物业档案、负责装修管理、环境卫生清洁保洁、生态环境管理和公共设施设
业主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业主委员会由业主代表组成,代表业主利益并监管物业公司运作。其权利包括决定重大事项、签订物业服务合同等,义务包括向业主大会报告工作、执行业主大会决议等。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具有法律关系和经济关系,双方在法律和经济上都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