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土地管理 > 土地纠纷 > 土地确权有什么法律规定

土地确权有什么法律规定

时间:2022-09-20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41551

土地确权的法律规定

在解决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之前,任何一方都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法律依据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的规定,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据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超过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

土地确权证和宅基地证的区别

1. 土地确权证

土地确权证是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对某一范围内的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确定内容的证书。这个证书由当地的土地管理部门颁发,是农民合法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凭证。农民拥有土地确权证,意味着他对这块土地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是唯一的。

2. 宅基地证

宅基地证是农村村民合法拥有房屋和用地权利的凭证,可以在集体内部成员之间转让,但不得向非集体组织成员转让。宅基地允许建房,但在建房之前需要提出申请,并经批准后,方可凭宅基地证和准建证申请办理房产证。

以上是对土地确权和宅基地证的法律规定和区别的解释。如有其他问题,请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团队。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土地权属争议及解决方法

    土地权属争议的定义及其分类,包括国有用地与农民集体之间关于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多类争议。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三级权属争议调处平台和联动机制,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强化争议调处工作的前期预防和排查,并注重人才培养和业务培训等措施来解决土地权属争议。

  • 如何处理土地确权纠纷

    土地确权纠纷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由政府处理以及通过起诉向法院解决。具体来说,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应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由人民政府处理。

  • 外地人购买土地使用权规定是什么?

    外地人购买土地使用权规定是也是需要通过出让等相关的方式获得土地的使用权的,土地使用权确认在中国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文件中,被称为土地确权。土地使用权确认是指在土地使用权的归属不明或发生争议时,利害关系人请求有关权力机关确认土地使用权归属,从而解决土地使

  • 土地确权法院起诉条件详解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争议,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土地确权是指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确权。

  • 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纠纷哪个单位管
  • 哪种情形下农村宅基地不予确权
  • 两家争议土地如何确权
土地管理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