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犯有交通肇事罪的行为人,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将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现场勘查和调查取证
在接到道路交通事故的重伤、死亡或财产重大损失报警后,应迅速到达现场。到达现场后,应立即抢救伤者、控制肇事者,并划定现场保护范围。同时,寻找目击证人,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对肇事逃逸者进行堵截。现场勘查应及时、迅速、全面、细致,对现场证据应及时提取并妥善保管,对需要检验、鉴定的物品应及时进行检验、鉴定。
2、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以及相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事故认定书对是否构成刑事案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交通事故认定书应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及时送达当事人。
3、立案和破案
对经过调查的交通肇事案件,符合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立案标准且归自己管辖的,应立即转为刑事案件,并按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程序进行。应制作《呈请立案报告书》,报经上级公安机关领导批准后立案。立案后,应进行侦查,全面客观地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无罪、罪轻或罪重的材料,并进行审查核实。
4、审判
人民法院在审查提起公诉的案件后,如果起诉书中明确指控犯罪事实并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以及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应决定开庭审判。除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案件外,人民法院应当公开进行第一审案件的审判。
交通肇事发生后,交警会控制当事人,如果经认定构成交通肇事罪,将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此时,案件将升级为刑事案件,公安机关将立案侦查,然后移送检察院起诉,最终由法院做出判决。根据刑法条款,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在拘役和有期徒刑之间。如果导致他人死亡,一般会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
二次醉驾造成小事故后逃逸的判决情况。法院将按照危险驾驶罪处罚,并可能吊销驾驶证。同时讨论了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界定,涉及基本罪构成要件、对象的定义和因果关系等因素。还提及了其他相关罪行和处罚情况。
我国关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规定及处罚。交通事故逃逸行为指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其处罚视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对于逃逸行为导致严重后果的情况,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此外,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心理态度,本文认为应限于过失。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量刑标准。对于逃逸行为具备特别恶劣情节,将被判处有期徒刑。文章详细解释了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定义,包括逃逸的前提和认定情形。此外,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况也进行了阐述,认为该行为的心理态度应限于过失。对于逃逸行为的刑罚,文章根据不同情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及刑事责任,指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事故并逃逸的行为可构成交通肇事罪。该罪不适用行政处罚,责任人需承担刑事责任。对逃逸行为人,公安机关会吊销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