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改善河北省的投资环境,促进外商投资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根据国家法律和法规的规定,结合河北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政府依法保护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尊重外商投资企业的自主权。外商投资企业在批准的合同和章程范围内,有权自主决策生产经营事务。鼓励外商直接经营管理企业,中方应支持他们按照国际惯例进行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他们的正常业务活动。
外商投资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董事会的中方成员及由董事会聘请的中方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应保持相对稳定。董事长、副董事长和董事不得以个人名义干预总经理的正常工作,如发现问题应通过董事会处理。
外商投资企业有权确定本企业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工资形式,有权参照国家规定制定企业内部职工职业培训、奖惩等各项管理制度。
外商投资企业有权根据国家规定招聘、雇佣、解雇和开除职工。如果外商投资企业在招聘中遇到中方单位的阻止,应经当地劳动人事部门裁决;经裁决无效,允许应聘人员辞去原单位的工作,招聘单位对其工龄应连续计算。
除国家统一管理和定价的产品外,外商投资企业有权对自己生产经营的产品自行定价。
中方股东单位与外商投资企业之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中方股东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刁难和干扰外商投资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活动,双方应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共同发展。
中方股东的主管部门对外商投资企业负有服务、指导和协调的责任,其主要职责包括:(一) 维护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二) 帮助外商投资企业解决筹建、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寻求妥善解决。(三) 指导外商投资企业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履行合同。负责解决中外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四) 帮助外商投资企业办理国家和省规定的中方人员调资、晋级等各种手续,建立完善的档案工资,按国家规定进行技术职称的评定和申报工作。
除了按照中国法律、国家和省明文规定或批准应缴纳的税费外,任何部门不得向外商投资企业摊派人力、财力和物力。对于未经批准的收费和摊派,外商投资企业可以拒绝并可向各级政府反映或依法起诉。
除了国家规定的管理部门有权依法对外商投资企业进行财税、物价、信贷、外汇、工商管理、环保、劳动安全等方面的正常检查外,其他任何形式的检查必须经企业所在地政府同意后方可进行。
外商投资企业生产建设所需的国产原材料,不足部分由各级物资部门和行业归口主管部门从自己组织的货源中优先供应。
外商投资企业职工的实际工资应执行国家规定的“不低于所在地区同行业条件相近的国有企业平均工资的120%”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
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收支应自求平衡。如果平衡确有困难,可以向当地外汇调剂中心申请调剂;也可在一定期限内,经对外经贸主管部门批准,并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购买国内产品出口,运用综合补偿办法解决企业的外汇收支平衡。
各地、市和省直有关部门在保证完成国家出口计划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有经营权的外贸公司组织一些商品委托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方合作者进行销售。该项出口的外汇留存除留给供货单位外,留给地方的部分由地方政府专项安排,首先用于解决该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平衡问题。
湖南省外商投资企业工会条例的主要内容。该条例明确了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的地位、职责、适用范围以及工会会员的资格等。工会可代表职工就劳动相关事项与企业协商谈判,订立集体合同,并依法指导、帮助职工签订个人劳动合同、监督合同执行。条例旨在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促
外商独资企业设立许可的办理流程。申请人需通过网上平台申请并在市外经贸局办事大厅提交材料。流程包括申请、受理、审核审批、审批、报省外经贸厅发证核准和办结。申请人需符合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规定,并提供一系列相关材料。房地产项目还需提供额外文件。
山东枣庄市地税局市中分局如何优化税收管理服务,提升办税效能。通过打造“全职能”服务窗口,开展“跟进式”政策解读和加强宣传,提供“换位型”告知服务,实施“人本化”预约服务等方式,降低纳税人办税负担,提高办税效率,受到广泛好评。实现了税收管理质效和纳税人
增资扩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包括货币资金出资和实物出资两个方面。货币资金出资需注意在银行单据中明确标注投资款,各股东按认缴比例投入资金;实物出资需注意投资物必须归投资人所有且未被担保或抵押,以工业产权、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出资需符合国家规定并评估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