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外商投资企业全面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进一步规范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劳动保障行政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关联法规:
新开办的外商投资企业应依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劳动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规定),并在正式开业后半年内将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关联法规:
外商投资企业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发布招用人员广告,须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定后,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外商投资企业招聘职工,应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劳动用工登记证》,招聘职工后应当自正式录用之日起30日内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员工就业证》。
外商投资企业招聘外籍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人员,应按照《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或《台湾和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的规定,经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办理《外国人就业证》或《台湾、香港、澳门人员就业证》。
关联法规:
外商投资企业确需招用农民工,应在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审核和就业登记手续。
外商投资企业应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并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劳动合同签证。
外商投资企业订立、解除、终止(中止)或变更劳动合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其中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应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并及时转移社会保险关系和住房公积金手续。
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组织可以代表职工与企业就劳动报酬、工时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协商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集体合同和集体协商代表应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定登记。
外商投资企业招用技术工种或有特殊技能要求的职工必须从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现已招用从事技术工种而不具有相应资格证书的在岗人员,应经过培训后,在认定的技能鉴定机构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取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工作。
海南省外商投资企业的劳动管理规定。该规定旨在加强中外合资、合作及外资企业的劳动管理,保障投资者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内容包括适用范围、实施机构、企业自主权、用工报备、招聘特殊工种、招聘在职职工、未成年人和学生招聘的限制、试用期或培训期、劳动合同等方面,并
苏州市为了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和保障其合法权益而制定的管理条例。该条例适用于苏州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外商投资企业,明确了管理机构和职责,包括市外经贸委及县级市、区对外经济贸易行政管理部门的综合管理和外商投资企业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协调、服务、监督职
依据我国税收登记办法的规定,企业走出云的是要办理变更税务登记的,将企业发生境外投资行为作为税务登记变更的申报项目。《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十六条 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第十七条 纳税人已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重庆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等本土创投机构已在生物、医药、IT、电子、环保、制造业等领域投资了70多个高新技术项目(企业),投资总额超过8亿元,促进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扶持了一批影响较大的高新技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