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规范外国企业或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的行为,便于外国企业或个人以设立合伙企业的方式在中国境内投资,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以下称《合伙企业法》),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外国企业或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是指2个以上外国企业或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以及外国企业或个人与中国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
外国企业或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应当遵守《合伙企业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符合有关外商投资的产业政策。外国企业或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国家鼓励具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外国企业或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促进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
外国企业或个人用于出资的货币应当是可自由兑换的外币,也可以是依法获得的人民币。
外国企业或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应当由全体合伙人指定的代表或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申请设立登记,应当向企业登记机关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规定的文件以及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政策的说明。企业登记机关予以登记的,应当同时将有关登记信息向同级商务主管部门通报。
外国企业或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合伙企业(以下称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依法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外商投资合伙企业解散的,应当依照《合伙企业法》的规定进行清算。清算人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依法向企业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外国合伙人全部退伙,该合伙企业继续存续的,应当依法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的,企业登记机关应当同时将有关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的信息向同级商务主管部门通报。
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登记管理事宜,本办法未作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外国企业或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涉及财务会计、税务、外汇以及海关、人员出入境等事宜,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中国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合伙企业,外国企业或个人入伙的,应当符合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并依法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外国企业或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涉及须经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投资项目核准手续。
国家对外国企业或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以投资为主要业务的合伙企业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企业或个人在内地设立合伙企业,参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本办法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外国企业或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的管理办法。该办法规范了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行为,鼓励先进技术和管理的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并详细阐述了外资合伙企业的设立登记、变更登记、解散和注销等管理流程,以及合伙人退伙的相关规定。同时,该办法还涉及财务会计、税务、
解决审理合伙纠纷案件的程序问题。在合伙权利与义务明确的情况下,可一并确定各方应承担的债务份额并在裁判文书中明确连带责任。对于合伙人之间债务分担存在争议的情况,可以分开审理。同时,当某一合伙人超额偿还债务时,其他合伙人均应列为诉讼当事人。在核实合伙经营
合伙开店退股,可以协商一致退伙,也可以将份额转让给其他人。合伙企业债务应当由所有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本法所称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本法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外国企业或者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管理办法》答问时表示,外国企业或者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是和“三资”企业不完全相同的一种外商投资方式,该办法作为《合伙企业法》的配套行政法规,对外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