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环境,提高管理效率,维护我国对外信誉,增强外商投资的信心,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各部门应将办好外商投资企业列入工作日程,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
目前,一些地方、部门对我国公布的关于办好外商投资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没有认真研究、贯彻落实。在管理外商投资企业时,必须严格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方针政策;确保各地区、各部门的具体规定与之相符合,绝不能违反。
当前,应对已投产或营业的外商投资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摸清基本情况,特别是外汇平衡问题,并认真检查已经批准合同的执行情况。对于属于外方责任的问题,要督促其认真履约;对于属于我方应解决的问题,要负责安排和疏通渠道,使其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对于解决不了的重大问题,要报告上级主管部门,请求协调解决。
对外商投资企业,应既实行有效的管理监督,又保障其行使自主权。特别是在用人方面,要保障其有招聘、量才任用和辞退职工的权力,允许其根据生产经营需要配备干部和工人,实行人才的合理流动。在价格管理方面,除国家统一管理和定价的商品以外,允许外商投资企业自定价格。
为了支持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各地区、各部门应妥善安排举办外商投资企业所需的资金。对于已经登记注册、正在建设中的中外合资企业,应从国家下达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中安排落实中方认缴的股本,以尽快建成投产,发挥效益。对于确实无法安排的情况,可酌情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贷款指标,由各地区、各部门报国家计委审核后上报国务院审批。
为筹措中方股本,除国家批准的地区和部门可以向外借款外,其它地区和部门凡经济效益好、又具备良好投资环境的项目,报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特批,也可以向外借款,偿还本息由借款单位负责。有关银行应根据需要向外商投资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重点支持引进先进技术和可以出口创汇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从1987年起,中央和地方计划中将专项列出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中方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贷款指标和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指标。
各地区、各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中外合资企业外汇收支平衡问题的规定,在自己主管的范围内调剂解决外商投资企业外汇收支不平衡问题。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和经营所得外汇结汇后的额度,可在当地外汇管理部门监管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统筹安排用于解决外汇平衡问题。中国银行及经过批准的银行可以对外商投资企业开办现汇抵押业务,适当解决那些外汇有余、人民币不足的企业的问题。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外贸公司出口产品后结算问题的规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外贸公司出口产品后的结算问题。规定指出,外贸公司代理出口商品的结算需扣除代理费用后汇入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账户。对于产品由外贸公司收购再出口的结算,可以使用人民币或经批准后使用外币计价结算。外商投资企业在没有外汇额度收
外商投资企业的会计工作的相关制度。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等。制度规定了会计核算原则,包括会计核算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用借贷复式记账法等。还详细说明了记账与账簿的相关内容。
关于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划拨的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举办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等外商投资企业。主管部门为市和市郊区县土地管理局等。外商投资企业可通过申请取得土地使用权,签订合同并支付相关费用。对于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可享受场地使用费减免等优惠待遇
外商投资拍卖企业设立的行政许可相关问题。其中涉及法律依据、申请条件、申请材料、许可程序、告知方式和审批主办单位等方面的内容。申请设立的外商投资拍卖企业需满足经济实力、拍卖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等条件,并需提交相关材料。许可程序需向商务部申请,商务部将在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