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利用外资规模迅速扩大,为缓解资金紧张状况、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的外债规模也迅速增长,其中既有正常因素,也存在管理体制问题。在外商直接投资领域,一些中方单位在对外谈判中违反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向外商承诺一些优惠条件,包括为外商投资的股本贷款提供担保、为合营企业对外贷款全额担保、外商投资按贷款方式偿还并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等。还有一些外商投资企业委托我国金融机构对外借款,但未履行必要的担保责任,将外债风险转移到我国金融机构,甚至有部分国内金融机构利用我国境内外商投资企业对外借款无需指标的政策,以外商投资企业筹资的名义对外借款,将资金用于其他项目等。
这些做法不仅加大了中方的筹资成本和风险,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国家利益,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形成了我国债务。为了严格控制我国外债规模的过快增长,加强对中方机构担保项下外商投资企业对外融资的管理,根据国务院的有关通知精神,现就加强中方机构担保项下外商投资企业对外融资管理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本通知范围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对外融资一律纳入国家利用外资计划规模。纳入计划规模的外商投资企业对外融资包括以下情况:
本通知范围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对外融资规模由国家计委按照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我国吸收外商投资和借用国外贷款规模、外债承受能力及国内配套能力等进行综合平衡后按年度下达给地方、部门。地方、部门在国家计委下达的规模内,对限额以下外商投资项目的对外融资规模进行审批,不得超过规模。对于已明确对外融资来源、用途等事项的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中一并审批;对于未达到上述条件的项目,可在企业需要对外融资时审批项目利用外资方案。属于限额以上项目的利用外资方案由国家计委负责审批并安排相应的对外融资规模;限额以下项目利用外资方案的审批权限集中在部、委(总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计划管理部门,不得下放。地方、部门审批这类项目后,应按照《国外贷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要求填报对外融资情况。
本通知范围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对外融资,在取得国家利用外资计划规模指标后,凭有关项目批准文件到国家外汇管理局办理核准手续。未经核准,中方机构对外出具的外汇担保合同无效。
中方机构在办理对外担保核准手续时,应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提供以下证明和材料:
如何注册外商投资公司的详细流程。首先介绍了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程序,包括设立申请、提交文件、登记主管机关审批和颁发营业执照等步骤。其次列举了外商投资企业申请设立登记时需提交的文件清单。最后介绍了外资企业的出资方式,包括可自由兑换的外币、机器设备、工业产
海南省外商投资企业的劳动管理规定。该规定旨在加强中外合资、合作及外资企业的劳动管理,保障投资者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内容包括适用范围、实施机构、企业自主权、用工报备、招聘特殊工种、招聘在职职工、未成年人和学生招聘的限制、试用期或培训期、劳动合同等方面,并
苏州市为了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和保障其合法权益而制定的管理条例。该条例适用于苏州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外商投资企业,明确了管理机构和职责,包括市外经贸委及县级市、区对外经济贸易行政管理部门的综合管理和外商投资企业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协调、服务、监督职
外资间接收购上市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首先需考虑外资准入问题,涉及外经贸部等四部门的相关通知。若收购国有企业,需遵守公司法及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等。对于收购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还需遵守证券法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