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撤销权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以保护其债权的实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九条的规定,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的情况包括:
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导致债权人无法实现其债权。如果债务人的相对人明知或应当知道这种情况,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导致债权人无法实现其债权。如果债务人的相对人明知或应当知道这种情况,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债务人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导致债权人无法实现其债权。如果债务人的相对人明知或应当知道这种情况,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债权人可以在以下三种情况下行使撤销权:
当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导致债权人遭受损害时,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
当债务人无偿将其财产转让给第三人,导致债权人遭受损害,并且受让人明知该情况时,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
当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将其财产转让给第三人,导致债权人遭受损害,并且受让人明知该情况时,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三种情况都要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简单来说,如果债务人无法全额偿还债权人的债权,就属于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情况。
如果您对以上内容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咨询,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咨询,或者访问手心律师网。
债权保全流程的两种形式,即代位权和撤销权。代位权适用于债务人未行使到期债权导致损害债权人情况,债权人可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撤销权适用于债务人放弃债权或低价转让财产损害债权人情况,债权人可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但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需满足一定条件
合同保全制度在现代民法中的重要意义。该制度旨在保护债权人权益,防止债务人财产不当减少导致的债权无法实现。合同保全制度包括债权人代位权和撤销权,突破了合同相对性原则,具有外部影响。该制度与合同责任制度和特别担保制度相互配合,共同保障合同债权的实现,体现
债权的实现方式,包括债的担保和债的保全两个方面。债的担保包括人的担保、物的担保和金钱担保等。债的保全则涉及债权人的代位权和撤销权等保护措施。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债权转让的权利效力和转让条件等。通过法律措施保障债权人权益的实现,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
双重除斥期间的相关内容。两个除斥期间均为有效,其中第二个除斥期间是最长的。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时受到双重除斥期间的限制。除斥期间是法律规定的民事权利有效存续的期间,与诉讼时效不同,其不会中断、中止或延长,且所消灭的是实体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