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形态 > 中国新刑法对欺诈发行股票罪既遂判决的年限规定

中国新刑法对欺诈发行股票罪既遂判决的年限规定

时间:2024-03-04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46079
欺诈发行股票罪既遂,最少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而数额特别巨大、后果特别严重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则是判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关于中国新刑法欺诈发行股票罪既遂判几年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中国新刑法中的欺诈发行股票罪判刑标准

1. 自然人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条规定,自然人犯欺诈发行股票罪的,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金。

2. 单位犯罪

单位犯欺诈发行股票罪的,将被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条规定,欺诈发行股票罪是指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等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存托凭证或者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对于这种犯罪行为,将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数额特别巨大、后果特别严重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集资诈骗罪与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的区别

集资诈骗罪和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都属于非法集资性犯罪,并且都包含欺诈因素。然而,这两种罪行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区别:

1. 犯罪目的

集资诈骗罪的犯罪目的是非法占有集资款,而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的犯罪目的是非法获得集资款的使用权。

2. 犯罪客体

集资诈骗罪的犯罪客体是国家对公司股票、企业债券发行的管理制度和投资人的财产利益,而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的犯罪客体是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股票、企业债券募集中的重要事实或虚假内容。

3. 行为方式

集资诈骗罪表现为行为人采取各种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包括欺诈发行股票、债券在内。而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表现为行为人在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债券。

4. 犯罪主体

集资诈骗罪的行为主体可以是任何人,而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的行为主体只能是经批准以募集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自然人或单位。

总的来说,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和集资诈骗罪在犯罪目的、犯罪客体、行为方式和犯罪主体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对于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行为人需要满足“数额巨大、造成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要求。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犯罪既遂的处罚方式

    犯罪既遂的处罚方式,概述了学界对犯罪既遂标准的争议及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标准。法律规定犯罪未遂是已着手实行犯罪但因意志以外原因未能完成的形态。在认定犯罪既遂时,应以“犯罪构成要件要素齐备说”为标准,同时考虑犯罪事实和刑事政策。

  • 定罪数额对既遂标准的影响

    定罪数额对既遂标准的影响,指出其并不产生直接影响,处理既遂犯罪时应依据刑法分则中具体犯罪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进行处罚。同时,对于不同危害程度的既遂犯应区别对待,并考虑同时存在其他宽严处罚情节的情况。

  • 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否包括3年?

    《刑法》中关于“以下有期徒刑”的定义。根据规定,使用“以上、以下、以内”的概念来表示刑罚的数量范围,因此“以下有期徒刑”包括了x年以内的所有刑罚。总结来说,有期徒刑是包括具体年限以内的刑期。

  • 绑架罪的构成及刑罚

    绑架罪的构成及刑罚。绑架罪是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作为人质的行为,情节恶劣。根据刑法规定,犯罪者将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罚金等处罚,情节严重者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结果加重犯的概念,包括广义说和狭义说对结果加重犯的不同理解。

  • 抢劫行为的法律性质
  • 欺诈发行股票罪有哪些惩罚?
  • 中国新刑法对欺诈发行股票罪既遂判决的年限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