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婚姻自由 > 骗婚罪法院起诉要多久?

骗婚罪法院起诉要多久?

时间:2022-12-13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47859
导读:我国法律是没有骗婚罪这一说法,在一般来说,如果对方欺骗跟自己结婚,并且有诈骗公私财物行为的话,涉及到数额巨大的,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进行报警。公安机关会以诈骗罪来对其进行调查。到诈骗罪的话,将会送至检察院进行审查起诉。

诈骗罪的构成及处罚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目前并没有“骗婚”这一罪名。

然而,若诈骗行为涉及到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将构成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可并处或单处罚金。而若数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

诈骗数额的划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个人诈骗公私财物达到二千元以上即属于“数额较大”。若达到三万元以上,则属于“数额巨大”。而若达到二十万元以上,则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值得注意的是,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标准,但并非唯一标准。

当诈骗数额达到十万元以上,并且具备以下情形之一时,也应被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1. 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 惯犯或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 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 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 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 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 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8. 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9. 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单位诈骗的处罚

若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并且所得数额在五万至十万元以上,应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而若所得数额在二十万至三十万元以上,则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

共同诈骗的处罚

对于共同诈骗犯罪,应根据参与共同诈骗的行为人所涉及的数额来认定其犯罪数额,并结合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数额等情节,依法进行处罚。

诈骗未遂的处罚

若已着手实施诈骗行为,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获得财物,仍然构成诈骗未遂。若诈骗未遂的情节严重,也应定罪并依法处罚。

地方标准的确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治安状况,在“二千元至四千元”、“三万元至五万元”的范围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个人诈骗“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以及单位实施诈骗行为所涉及的具体数额标准。这些标准应参照本条第四款规定的数额,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欺骗婚姻的处理方式

欺骗婚姻并不属于刑事案件,而是属于双方之间的民事案件。若存在欺骗行为,受骗一方可以通过法律诉讼要求对方进行一定的赔偿。若涉及对自己进行金额上的诈骗,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以诈骗罪的形式对对方进行逮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起诉状

    一起交通事故赔偿的民事起诉状。原告因交通事故受伤,支付了医疗费等费用,生活困难,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被告支付相关费用总计X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原告提供了相关证据和诉状副本。

  • 案情简介

    王**和张**的婚姻破裂案件。两人相识后结婚,后因张**在北京与他人同居近一年导致婚姻破裂。王**提起诉讼,法院最终判决解除两人的婚姻关系,张**需每月支付抚养费用并支付一定的精神抚慰金。案件体现了国家保护妇女和儿童合法权益的原则。

  • 事实婚姻的法律认定和处理

    事实婚姻的法律认定和处理方式。对于在特定时间点之前,符合结婚实质要件但未办理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同居关系,视为事实婚姻。当事人起诉离婚时,法院按照离婚案件处理。若在特定时间点后未办理结婚登记,则须补办手续,否则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对于离婚后仍共同居住并

  • 答辩状:关于离婚案件的答辩意见

    离婚案件的答辩意见。答辩人同意解除与原告的婚姻关系,并请求法院对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同时提出对原告的诉讼请求的异议。答辩人主张原告在婚前赠送的珠宝属于个人财产,不应算作共同财产;原告声称的债务与实际不符。答辩时需注意法院管辖、诉讼主体、起诉期限和诉讼时

  • 离婚案件中的缺席判决
  • 婚姻自由权的法律保护
  • 婚姻自由的法律意义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