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代表诉讼是指股东以公司的名义提起诉讼,因为公司本身遭受侵犯而间接受到损害。只有当公司因法定原因未起诉时,股东可以代表公司提起诉讼。而股东直接诉讼则是因为股东个人的权益受到侵害,股东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股东代表诉讼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司的利益,股东个人间接地维护了自己的利益。而股东直接诉讼的目的则是纯粹为了个人的利益,而不是整个公司的利益。
股东直接诉讼适用于公司及其内部人员侵害股东利益的情况,被告只能是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经理、监事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而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除了上述被告外,还可以是损害公司利益的其他主体。
在股东代表诉讼中,原告股东仅享有形式意义上的诉权,实质意义上的诉权归属于公司。即使原告股东胜诉,胜诉的利益也归于公司,而非原告股东。如果原告股东败诉,不仅需要承担诉讼费用,判决对公司产生约束力,其他股东和公司机关都不能再就同一理由提起代表诉讼。而在股东直接诉讼中,股东所享有的形式意义上的诉权和实质意义上的诉权是一致的,不论胜诉还是败诉,所有利益和不利益都归属于股东,而不是所持股份的公司。
提起股东代表诉讼需要先尽公司内部救济的程序,而提起股东直接诉讼则不需要履行该程序。
通过协商方式解决股东权益纠纷的重要性,并提出在解决纠纷时,不仅要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还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预防可能出现的纠纷。文章还详细讨论了股权确认、股东知情权和分配权以及股权转让等方面的问题,包括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的股权确认、股东权益的保障和实
股东权利受到侵害时的救济方法,包括直接诉讼和派生诉讼。直接诉讼是股东作为原告,将公司、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被告,通过法院解决权利被侵害的情况,包括撤销决议、起诉董事及高管人员、行使查阅权、要求公司回购股份和解散公司。派生诉讼则是股东代替公司提起诉讼
股东派生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区别。前者是因公司遭受侵犯而间接损害股东权利,当公司未起诉时由股东提起诉讼,性质为共益权;后者则是股东个人权利受到侵犯时提起诉讼,性质为自益权。两者在产生原因、诉讼性质、诉权根据、诉讼目的和诉讼归属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2008年6月,张某、贾某与王某共同投资成立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董事会,张某任董事长。2009年8月,该公司与某贸易中心进行交易,将一批布料卖给该贸易中心。王某多次向董事会提议,要求以公司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董事会却未予理会。后王某调查发现,该贸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