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离婚调解 > 第一次起诉离婚的技巧包括什么?

第一次起诉离婚的技巧包括什么?

时间:2022-12-30 浏览: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49661
导读:第一次起诉离婚的技巧包括收集相关的诉讼离婚的证据、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等。第一次起诉离婚是否判离还是需要根据夫妻之间的的具体情况来判断的,其次便是要有证据证明,当然,如果对方也同意离婚法院一般会判离的。

第一次提起离婚诉讼的技巧

1、准备起诉书和证据材料

在第一次提起离婚诉讼时,必须准备好起诉书和相关证据材料,例如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财产证明等。

2、充分准备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和理由

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和理由是判决离婚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诉讼前必须充分准备好这些证据和理由。

3、准备能证明自己负担家庭义务较多的证据

为了请求经济补偿,需要准备能证明自己负担家庭义务较多的证据。

在第一次诉讼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工作:

制定长远的诉讼策略

在第一次诉讼中,应考虑未来可能的二次诉讼,因此必须制定较为长远的诉讼策略。

坚决表明离婚态度

在第一次诉讼中,应坚决表明离婚态度,即使法院驳回自己的诉讼请求,也不接受法官或对方的和好建议,以免在第二次离婚诉讼中产生怀疑。

尽管第一次诉讼可能会被驳回,但要注意在此次诉讼中收集未来第二次诉讼所需的证据,如离婚财产真实情况的证据、分居日期证据等,以防被告在未来的诉讼中改口。

第一次起诉离婚并不一定会判决离婚,因为在审判开始时会先进行调解,而很多情况下通过调解就能解决离婚问题。然而,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之一,调解无效,则应准予离婚:

  1. 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2.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3. 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4. 因感情不和分居两年
  5. 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6.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

第一次起诉离婚的注意事项

1、在上法院前做好充分准备

在上法院打官司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 准备好诉讼证据:收集相关证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法院审理案件时以证据为中心。
  2. 注意保护家庭财产:在一方起诉后,另一方可能会转移共同财产,因此在起诉前应先收集和整理夫妻共同财产的相关证据,并在必要时采取诉讼保全措施。

2、不要紧张,收集相关证据,为开庭做准备

接到法院传票时,许多当事人会感到紧张。然而,法院一般只在开庭时认真听取被告的意见,并且对被告的答辩状只是一看了之,不会轻易相信。

3、开庭时,要准备好诉讼材料,从容应对庭审

在开庭时,必须准备好诉讼材料,如身份证、答辩状、证据原件,并从容地应对庭审。

作为原告,在陈述时,应清楚地表达夫妻感情破裂的表现,并提供相关证据。作为被告,应围绕夫妻感情尚可、不到分手地步为中心,摆事实讲道理。

在夫妻感情破裂后的离婚诉讼过程中,法官通常会先进行离婚调解,其中以调和为主。因此,在调解时需要注意一些方法和方式。如果调解不成功,一般会判决离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离婚起诉手续的法律程序

    离婚起诉手续的法律程序。首先,提起诉讼并递交相关证件,包括起诉书、户口本和身份证等。经过立案审查后,案件将被移送至民事庭审理。随后,法院将通知双方到庭,进行调解程序,调解结果视双方意愿而定。若调解无效,法院将根据双方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出准予离婚或不准

  • 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法院判决解除继母子关系

    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法院判决解除继母子关系的案件。原告李某某与被告张某某因长期关系紧张,张某某不履行赡养义务并使用暴力,导致双方无法共同生活。法院认为双方形成了继母子关系,但张某某的行为导致关系恶化,因此判决准许双方解除继母子关系。

  • 调解书的法律效力

    调解书的法律效力问题。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若双方签收时间不一致,以最后一方签收时间为生效时间。对于离婚调解书,未领取或拒收均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法院可另行制作民事调解书或强制执行。

  • 婚前购买商品房的产权归属问题

    张-强婚前购买商品房的产权归属问题。张-强婚前按揭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并在自己名下登记产权。婚后离婚时,根据适用法律规定,该房产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产权仍归张-强。但张-强需对婚后共同还贷的款项及房子财产增值部分对杨-芳进行合理补偿,尚未归还的贷款

  • 律师诊断:法院调解的法律效力和拒签调解书的后果
  • 判决或调解离婚后是否需要去民政部门登记
  • 司法改革下的法官与律师职业互易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