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原告李某某与被告张某某解除继母子关系。原告李某某与被告张某某的关系长期紧张,张某某不履行赡养义务,甚至使用暴力对待原告,导致无法共同生活。
原告李某某今年58岁,灵宝市西闫乡人。1976年6月,李某某与被告张某某的父亲张某结婚,双方均为再婚。当时,张某某只有9岁,李某某依靠微薄的工资供养家庭和抚养张某某。1988年,张某某成家后与老两口分开居住。
2005年,张某某患病,开始领取父亲的退休金,并强占老两口的果园。由于此事引发争执,张某某多次对继母李某某使用暴力。经过公安机关调解,但效果不佳。2006年10月20日,张某某去世,李某某与张某某之间的关系变得极度紧张。
李某某感到与张某某无法共同生活,遂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解除双方之间的继母子关系。然而,由于被告张某某缺席庭审,调解无法进行。
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某与原告共同生活了十多年,接受了原告的抚养。因此,张某某与原告形成了继母子关系。作为成年人,张某某应当履行对原告的赡养义务。然而,张某某不但不尊敬和关心原告,反而使用暴力等粗暴行为对待原告。这导致原告与被告之间的继母子关系恶化,无法继续共同生活。因此,法院判决准许双方解除继母子关系。
离婚起诉手续的法律程序。首先,提起诉讼并递交相关证件,包括起诉书、户口本和身份证等。经过立案审查后,案件将被移送至民事庭审理。随后,法院将通知双方到庭,进行调解程序,调解结果视双方意愿而定。若调解无效,法院将根据双方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出准予离婚或不准
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法院判决解除继母子关系的案件。原告李某某与被告张某某因长期关系紧张,张某某不履行赡养义务并使用暴力,导致双方无法共同生活。法院认为双方形成了继母子关系,但张某某的行为导致关系恶化,因此判决准许双方解除继母子关系。
调解书的法律效力问题。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若双方签收时间不一致,以最后一方签收时间为生效时间。对于离婚调解书,未领取或拒收均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法院可另行制作民事调解书或强制执行。
张-强婚前购买商品房的产权归属问题。张-强婚前按揭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并在自己名下登记产权。婚后离婚时,根据适用法律规定,该房产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产权仍归张-强。但张-强需对婚后共同还贷的款项及房子财产增值部分对杨-芳进行合理补偿,尚未归还的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