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股东 > 隐名股东 > 隐名股东有哪些法律风险

隐名股东有哪些法律风险

时间:2023-11-16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4989
公司中的隐名出资是指一方(隐名出资人)实际认购出资,但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或其他工商登记材料记载的出资人却为他人(显名出资人)的法律现象。那么,隐名股东有哪些法律风险?以下,是由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

隐名股东存在的法律风险及其表现形式

1. 隐名出资人和显名出资人之间协议约定事项不完善带来的法律风险

隐名出资人实际认缴企业出资,但与公开登记的显名出资人不一致。双方之间的协议约定可能存在一些情况约定不明、约定内容本身存在歧义等问题,这将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

2. 协议效力不被确认的法律风险

我国目前对于隐名出资人的法律地位并没有明确规定,学理上也存在争议。在发生纠纷时,法官将依赖于自由裁量权来确认协议的效力。如果协议效力不被确认,企业将面临与出资人最初设想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从而带来法律风险。

3. 涉及第三人交易的法律风险

无论隐名出资人与显名出资人之间如何约定,第三人无从得知隐名出资人的存在。因此,在涉及第三人的交易中,隐名出资人将陷入被动局面,面临法律风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实际出资人是否有权提起股东代表诉讼

    实际出资人(隐名股东)是否有权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问题。股东代表诉讼旨在维护公司利益,我国《公司法》对股东提起代表诉讼的条件和程序进行了详细规定。实际出资人只有在满足特定条件,如持股时间和持股比例等,才有权提起代表诉讼。同时,必须尽力采取公司内部救济措

  • 显名股东如何变更为隐名股东

    显名股东如何变更为隐名股东的法律问题,涉及《公司法解释(三)》第25条第3款等法条的解释和案例评析。文章指出,实际出资人想要变更股东身份、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的登记等,必须得到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的同意。在没有得到同意的情况下,不能直接适用反对解释,即使

  • 隐名股东的法律义务

    隐名股东在不同情境下的法律义务。在公司合法有效成立的情况下,隐名股东应根据是否参与公司管理和享受股东权益来判断其股东资格。若未约定实际出资人为股东且未参与管理,双方关系应认定为投资借款关系。隐名股东在公司未依法成立时与显名股东及其他股东的关系类似于合

  • 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确认诉讼

    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确认诉讼的相关法律依据和投资权益归属争议。根据《公司法解释三》的规定,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合同若有效,实际出资人享有投资权益。若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可主张权利。同时,隐名股东要求确认股东资格需经过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的同意。

  • 隐名股东的定义
  • 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防范
  • 外国投资者出资在中国境内的汇出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