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名股东代表公司作出的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时间:2024-05-24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实践中,我们都知道一个企业的股东有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之分,我们平时比较少接触到隐名股东,所以多于隐名股东相关的法律信息不是很清楚。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和各位朋友一起来了解了解关于隐名股东代表公司作出的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隐名股东行为的法律效力
股东资格的确认
股东资格是投资人取得和行使股东权利并承担股东义务的基础。根据《公司法》相关规定,确认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需要综合考虑实际出资数额、股权转让合同、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出资证明书、工商登记等因素。在具体案件中,应根据当事人实施民事行为的真实意思表示,选择确认股东资格的标准。
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
在实务中,很多公司创始人以亲友、同学或其他人的名义进行投资,形成了隐名股东的情况。隐名股东指的是实质股东实际认购出资,但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或其他工商登记材料记载的投资人为名义股东。对于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处理。首先,如果实质股东与名义股东签订的协议是为了规避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例如实质股东不能投资公司,为规避该规定而让名义股东作为投资人成立公司,这类协议会被认定为无效。实质股东不享有股东权利,公司也会面临股份变更、减资、退股等法律问题。其次,如果隐名股东并未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而且实质股东只是出于某些原因让名义股东出资,但公司绝大多数股东知道这种情况,应认定为实质股东具有股权,但需要办理股东名册变更登记。
隐名股东身份的确认
隐名股东(实质股东)如果想显名或确认股东资格,必须先到人民法院确认,并且在认定过程中隐名股东必须有共同设立公司或通过受让取得公司股权的相应意思表示。如果隐名关系的双方仅为资金往来关系,提供资金一方并没有成立公司或实际取得股权的意思,那么双方关系的实质应为借款关系,提供资金一方并不能取得公司的股东身份。此外,确认隐名股东身份还需要其他股东认可其股东身份的意思表示。基于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如果其他股东不知道隐名股东的存在,也不同意与其存在共同投资关系,该隐名股东不能被显名确认为公司股东。
总结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对隐名股东的相关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果您遇到复杂情况,本网站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对隐名股东权利的保护
隐名股东权利的保护问题。对于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间的股权行使和利润分配,应依据双方约定及真实意思表示处理纠纷。在显名股东无权处分股权时,第三人若善意取得股权,实际出资人不能主张处分行为无效。但如第三人明知显名股东非真实股权人,实际出资人可主张处分行为无
-
显名股东对外如何承担责任
根据双方对隐名出资的约定或与公司其他股东订立合同的约定或由隐名股东行使股东权利的事实,确认隐名股东的股东地位。任何内部的有关协议都不能对抗登记的法律效力,这决定着显名股东在公司外部永远具有股东的法律地位,公司债权人可以只追究显名股东的法律责任。此时,
-
代持股份可以起诉确认股权吗
依据该条规定,依法进行登记的股东具有对外公示效力,隐名股东在公司对外关系上不具有公示股东的法律地位,其不能以其与显名股东之间的约定为由对抗外部债权人对显名股东主张的正当权利。当代持股人出现其他不能偿还的债务时,法院和其他有权机关是可以依法查封上述股权
-
隐名投资合同能否具有法律效力
在肯定了股东权能够代理的前提下,下一个问题是当事人签订的隐名投资合同能否生效问题。根据《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隐名出资在实务中并不罕见。隐名出资的原因很多,
-
隐名股东股权转让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
隐名股东代表公司作出的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
如何确认公司股东资格,隐名股东的地位是否具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