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名股东能否转其股权
时间:2023-11-02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隐名股东实际出资认购公司资本的投资者与记载于公司工商登记材料、公司章程、股东名册中的主体是不不一致的,也就是说,他虽然是股东但是并没有记名,那么隐名股东能否转其股权?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隐名股东身份认定
1.协议约束
根据上海市高院的规定,尽管协议对公司没有约束力,但对于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之间仍然有效。该协议不仅是隐名股东约束显名股东的依据,也是证明隐名股东实际出资的有力证据。如果双方在协议中未约定隐名股东为股东或承担投资风险,并且隐名股东未以股东身份参与公司管理或未实际享受股东权利,则隐名投资关系将被视为债权债务关系处理。
2.不实际参加公司经营
在实践中,一些隐名股东不参与公司经营,完全由显名股东负责,而其他隐名股东则以自己名义行使股东权利。由于公司的社团性质,其他股东有权知道投资人是谁。隐名股东以自己名义参与公司经营并行使股东权利,是确认隐名投资行为存在的证据。因此,许多法院将隐名股东是否实际参加公司经营作为确认隐名投资关系的重要条件。
3.无违法行为
中国法律对某些行业和企业的股东身份有限制。例如,外国自然人不得成为中外合资企业的股东。然而,在实践中,一些人采取隐名投资的方式参股合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隐名股东提起确认诉讼,法院将不会认可。对于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双方而言,都将承担较大的风险。
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和股权转让
隐名股东可以是自然人、公司或其他组织,是实际出资方。隐名股东以显名股东的名义向公司投资,但并未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或其他工商登记材料中记录为投资人。因此,在当事人一致确认并隐名股东实质行使其股东权益的情况下,应将隐名股东认定为公司的实际股东,而显名股东仅为名义股东。在这种情况下,股权转让是有效的,并适用公司股权转让的规则。
司法纠纷解决建议
如果涉及司法纠纷,并需要通过诉讼程序解决,建议事先咨询相关专家律师,以避免走弯路,更好地解决问题。本网站致力于打造优秀的法律咨询平台,希望以上总结的相关资料能够帮助您。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隐名股东的退出方式
隐名股东的退出方式及其定义、特征,以及与显名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差异。隐名股东可通过老股转让或并购方式退出投资。隐名股东以他人名义出资,但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出资人。隐名股东需合理运用法律规定解决投资问题以保障自身权益。
-
对隐名股东权利的保护
隐名股东权利的保护问题。对于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间的股权行使和利润分配,应依据双方约定及真实意思表示处理纠纷。在显名股东无权处分股权时,第三人若善意取得股权,实际出资人不能主张处分行为无效。但如第三人明知显名股东非真实股权人,实际出资人可主张处分行为无
-
隐名股东是否有权撤资
隐名股东在有限责任公司中的权益问题。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合同有效,实际出资人可以主张权益。但要求变更股东需得到其他股东同意。法院不会支持隐名股东直接要求确认股东资格,但可提起诉讼要求确认。
-
公司确认隐名股东之诉的规定有哪些
公司股权的确认,不能简单机械地适用股东名册、工商登记资料等,要充分考虑实际出资人的权益,一般来说,谁实际出资,谁就拥有最终的股权。《公司法解释三》出台后,虽然隐名股东的地位从法律上得到了一定的肯定,但作为隐名股东仍具有一定的法律风险。
-
隐名股东的知情权的规定
-
隐形股东是什么意思
-
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是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