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法律中,断绝亲子关系是无效的。法律并未规定可以断绝亲子关系的情况。无论子女是否未满18周岁,父母都是其法定监护人,而子女在父母年老时又是其法定赡养人,这意味着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法定义务,法律不允许任何一方单方面断绝这种关系。
亲子关系是由血缘关系形成的,无论发生何种情况,都没有权利解除这种关系。只有养父母与养子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规定进行解除。在法律上,亲子关系主要体现在权利和义务上,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不能被取消的。
对于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以及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它们是通过特定行为形成的法律拟制身份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解除。即使宣布断绝父母与子女关系,成年子女仍需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同样地,除非子女自愿放弃继承权或存在法定的丧失继承权的情况,子女仍然有权继承父母的遗产。
对于没有血缘关系的拟制血亲的父母与子女关系,可以依法解除,但是自然血亲的父母与子女关系是不能通过法律程序或其他方式人为地解除的,只能因为父母或子女一方的死亡而终止。
即使断绝亲子关系,子女仍然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赡养义务不会因为断绝关系而消失。
法律依据:
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已经死亡的父母或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已经死亡的子女或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老年人与配偶有相互扶养的义务。由兄、姐扶养的弟、妹成年后,有负担能力的对年老无赡养人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
申请断绝亲子关系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即断绝养父母与子女的收养关系以及断绝亲生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养父母与子女的收养关系通常可以通过协商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处理。然而,亲生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是无法断绝的。
证明履行赡养义务的证据类型和法律规定。证据类型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和视听资料等,而根据法律规定,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如果无法自行收集证据,法院会进行相关的调查收集工作。
赡养义务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后果。根据《宪法》和《婚姻法》,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得拒绝履行。赡养人不履行义务需支付赡养费、违约金,并可能承担诉讼费、律师费等。在继承遗产时,不尽赡养义务者可能会被少分或不分。赡养义务包括经济、生活、精神上的扶助
需要看进行公证断绝的关系是属于具体哪一类关系。如果是亲生父母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不能通过任何方式断绝 即便签署并且经过了公证父母子女间仍然有抚养赡养的法定义务仍然具有法律上的亲子关系。而如果是收养关系或者其他的法律关系只要没有明确的法律禁止解除规定,都
在法律上断绝父子关系是不成立的,也不受法律支持。父子关系是两种,一是亲生子,二是收养子,亲生子是血亲,谁也无法解除,收养子可以解除养父子关系。但亲生父母子女关系并非通过法律拟制产生,因此不能通过当事人双方协议或法院判决解除。亲子之间签订的解除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