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刑事责任也有所不同。
1.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2. 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单位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1. 利用出售、提供、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属于情节严重。
2. 出售、提供、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对公民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包括造成公民严重精神损害或重大经济损失。严重扰乱公民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行为也应认定为情节严重。
3. 出售、提供、获取公民个人信息采用恶劣手段的行为属于情节严重。这包括使用暴力、胁迫、欺诈等方式,或组织化、规模化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4. 利用所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获得较大利益的行为也属于情节严重。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相关犯罪立案标准综合确定。
5. 如果案件综合考量下有两个以上情节接近以上标准,或有一个情节接近以上标准且同时具有其他从重情节,也应认定为情节严重。
个人信息的“可识别性”是其最为关键的属性,所有判断都必须以此为前提。个人信息权并非一种公共权益,如果无法与特定个人联系起来,无法确定具体的被害人,那么所谓的“个人信息权”从一开始就不存在。
裸贷所涉及的刑事责任及刑期。裸贷过程中可能犯敲诈勒索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传播淫秽物品罪、强制猥亵妇女罪和侮辱罪。根据刑法规定,犯罪人可能会面临不同的刑期和罚金,具体视情节严重程度而定。
个人信息泄露的法律规定以及泄露多少条信息构成犯罪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必须严格保密消费者个人信息,未经同意不得发送商业性信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入罪标准是情节严重,不同类型个人信息的数量标准不同,个人行踪轨迹信息等重
众多APP因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下架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APP涉嫌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特别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信息,将面临法律的制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认定涉及信息类型和数量、违法所得数额、信息用途、主体身份和前科
卧轨自杀未遂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寻衅滋事罪包括一系列行为,包括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因此,如果一个人实施卧轨自杀未遂并破坏了社会秩序,就可能会被视为寻衅滋事罪并受到法律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