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名、挂名、冒名出资的股东资格
时间:2023-09-28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隐名、挂名、冒名出资的股东资格
规避法律限制的隐名、挂名、冒名股东
我国公司法和其他相关法规对公司投资领域、投资主体、投资比例等方面作了一定限制。例如,国家机关不得开办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不得低于2人、超过50人等。为了规避这些限制,一些投资者采取隐名股东的方式进行投资。此外,个别隐名股东之所以选择隐名投资,是因为不愿公开自身经济状况。挂名股东的情况是指一方与他方约定,同意仅以其名义参加设立公司,实际上不出资,公司注册资本实际均由一方投入,该不出资的一方即为挂名股东。例如,实际出资人既想自己独自经营,又想利用有限公司的形式承担有限责任,为了规避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的限制,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冒名股东包括以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名义(如死人或虚构者)出资和盗用真实人的名义出资情形。
处理隐名、挂名、冒名股东纠纷的法律规定
对于实际中大量存在的隐名、挂名、冒名股东资格问题,法律并无明确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司法》的司法解释尚在征求意见中还未正式出台。目前,一些法院倾向于以下处理方式:在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时,当事人约定以他人名义出资,并且有限责任公司半数以上的股东明知该出资情况,公司也一直认可其以实际股东的身份行使权利,且没有其他违背法律规定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确认实际出资人对公司享有股权,但应责令当事人根据实际出资情况依法办理登记手续。
隐名、挂名、冒名股东对公司的影响
事实表明,隐名、挂名、冒名股东的存在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是不利的。同时,对隐名股东股权的保护也是很困难的。因此,应尽量避免隐名、挂名、冒名股东的出现,以维护公司的正常经营和股东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显名股东如何变更为隐名股东
显名股东如何变更为隐名股东的法律问题,涉及《公司法解释(三)》第25条第3款等法条的解释和案例评析。文章指出,实际出资人想要变更股东身份、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的登记等,必须得到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的同意。在没有得到同意的情况下,不能直接适用反对解释,即使
-
股东变更的法律程序和要求
股东变更的相关法律程序和要求。其中提到,股东变更不需要变更组织机构代码证内容,只需前往工商局办理手续。公司变更股东需准备的材料包括申请书、股东出资情况表、委托证明等。涉及股权转让时需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并依照不同的转让方式提交不同的材料。整体上,变更股
-
隐名股东的法律义务
隐名股东在不同情境下的法律义务。在公司合法有效成立的情况下,隐名股东应根据是否参与公司管理和享受股东权益来判断其股东资格。若未约定实际出资人为股东且未参与管理,双方关系应认定为投资借款关系。隐名股东在公司未依法成立时与显名股东及其他股东的关系类似于合
-
股权转让协议
股权转让协议的详细内容。协议涉及转让方与受让方之间的股权转让,包括背景、协议内容、股权的转让、甲方与乙方的声明、股东权利义务、合同的变更和解除以及争议解决等方面。
-
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确认诉讼
-
隐名股东的定义
-
外国投资者出资在中国境内的汇出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