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名、挂名、冒名出资的股东资格
时间:2023-09-28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隐名、挂名、冒名出资的股东资格
规避法律限制的隐名、挂名、冒名股东
我国公司法和其他相关法规对公司投资领域、投资主体、投资比例等方面作了一定限制。例如,国家机关不得开办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不得低于2人、超过50人等。为了规避这些限制,一些投资者采取隐名股东的方式进行投资。此外,个别隐名股东之所以选择隐名投资,是因为不愿公开自身经济状况。挂名股东的情况是指一方与他方约定,同意仅以其名义参加设立公司,实际上不出资,公司注册资本实际均由一方投入,该不出资的一方即为挂名股东。例如,实际出资人既想自己独自经营,又想利用有限公司的形式承担有限责任,为了规避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的限制,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冒名股东包括以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名义(如死人或虚构者)出资和盗用真实人的名义出资情形。
处理隐名、挂名、冒名股东纠纷的法律规定
对于实际中大量存在的隐名、挂名、冒名股东资格问题,法律并无明确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司法》的司法解释尚在征求意见中还未正式出台。目前,一些法院倾向于以下处理方式:在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时,当事人约定以他人名义出资,并且有限责任公司半数以上的股东明知该出资情况,公司也一直认可其以实际股东的身份行使权利,且没有其他违背法律规定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确认实际出资人对公司享有股权,但应责令当事人根据实际出资情况依法办理登记手续。
隐名、挂名、冒名股东对公司的影响
事实表明,隐名、挂名、冒名股东的存在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是不利的。同时,对隐名股东股权的保护也是很困难的。因此,应尽量避免隐名、挂名、冒名股东的出现,以维护公司的正常经营和股东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实际出资人是否有权提起股东代表诉讼
实际出资人(隐名股东)是否有权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问题。股东代表诉讼旨在维护公司利益,我国《公司法》对股东提起代表诉讼的条件和程序进行了详细规定。实际出资人只有在满足特定条件,如持股时间和持股比例等,才有权提起代表诉讼。同时,必须尽力采取公司内部救济措
-
股权转让协议
股权转让的详细协议。甲方将所持有的某公司股权以特定价格转让给乙方,并规定了转让款的支付方式。双方需办理工商登记手续,并约定了股权交付的时间和条件。同时,合同详细说明了保证事项、合同的变更与解除情况、争议解决方式等相关内容。
-
隐名股东的法律义务
隐名股东在不同情境下的法律义务。在公司合法有效成立的情况下,隐名股东应根据是否参与公司管理和享受股东权益来判断其股东资格。若未约定实际出资人为股东且未参与管理,双方关系应认定为投资借款关系。隐名股东在公司未依法成立时与显名股东及其他股东的关系类似于合
-
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确认诉讼
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确认诉讼的相关法律依据和投资权益归属争议。根据《公司法解释三》的规定,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合同若有效,实际出资人享有投资权益。若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可主张权利。同时,隐名股东要求确认股东资格需经过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的同意。
-
公司法关于股东担保的规定
-
股东出资不到位的法律责任及其依据
-
外国投资者出资在中国境内的汇出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