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抚养权 > 去孤儿院收养孩子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去孤儿院收养孩子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时间:2023-11-21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4275
导读:1、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即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且精神正常的成年人。2、年满三十五周岁。3、无子女。但领养孤儿或者残疾儿童可不受此限制。4、有抚养教育被领养人的能力。5、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等等。

去孤儿院收养孩子的法律条件

1. 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去孤儿院收养孩子的人必须是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即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且精神正常的人。

2. 年龄要求

一般要求收养人年满三十五周岁。然而,领养孤儿或残疾儿童不受此限制。继父母领养继子女也不受此限制。如果无配偶的男性要领养女性,领养人与被领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但是,领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不受此限制。

3. 无子女要求

一般要求收养人没有自己的子女。然而,领养孤儿或残疾儿童不受此限制。继父母领养继子女也不受此限制。

4. 具备抚养能力

收养人必须具备抚养教育被领养人的能力。这意味着收养人必须有正当的职业或可靠的经济来源,能够照顾被领养人的生活并承担相应的经济开支等。需要注意的是,领养成年人除外。

5. 健康要求

收养人必须身体健康,没有传染性疾病。

6. 合法的领养目的

收养人必须有正当的领养目的,不违背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及国家计划生育的规定。

7. 配偶同意

如果收养人有配偶,必须征得配偶的同意,并且必须由夫妻共同领养。

8. 限制领养数量

一般情况下,收养人只能领养一名子女。然而,领养孤儿或残疾儿童不受此限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八条

民政局办理收养手续的程序

民政局办理收养手续的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登记

收养人需要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2. 收养协议

如果收养关系当事人愿意,可以签订收养协议。

3. 收养公证

如果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应当办理收养公证。

4. 收养评估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法进行收养评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五条

收养的孩子与父母之间没有血缘关系,父母对孩子的喜爱不是从一开始就产生的,而是需要依靠责任感来抚养孩子,并逐渐产生感情。这对父母的要求更高,因此在做出这样的决定时需要谨慎。一旦决定好,就要承担沉重的责任和义务,不能轻易反悔。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案情

    11岁小亮被同学小刚打伤,产生医药费赔偿纠纷的案件。小刚是限制行为能力人,需要监护人承担责任。小刚的爷爷最初被指定为监护人,但之后与小刚的外公、外婆达成协议变更监护人,这种变更不受法律保护。因此,小亮家长应找小刚的爷爷和小刚的外公、外婆共同承担医药费

  • 离婚后和父亲生活,亲妈后妈谁是笫一监护人

    离婚后与父亲生活的孩子的监护权问题,以及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抚养关系和监护权问题。法律上规定,父母与子女形成抚养关系即拥有监护权,继父母也可以成为继子女的第一监护人。同时,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需遵循婚姻法规定,禁止虐待或歧视。关于赡养费的问题,取决于继

  • 能否与父母断绝法律关系

    中国法律中能否与父母断绝法律关系的问题。文章指出,基于血缘关系的父母与子女关系不能断绝,但基于收养关系的则可以断绝。法律还规定了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义务和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义务。对于离婚后抚养义务的理解,文章提到确立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权和义务的原则

  • 导致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

    监护关系终止的多种情形。这些情形包括监护人原因和被监护人原因,如监护人死亡、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人、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亲属关系消灭等。此外,还讨论了如何解除监护关系,包括未成年人已达成年的法律事实、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等。文章详细阐述了各种情形下监护关系的

  • 监护人的指认和群体
  • 离婚女方不支付抚养费的情况下,是否有探望权
  • 去孤儿院收养孩子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