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类别 > 传谣言的法律后果及责任追究标准

传谣言的法律后果及责任追究标准

时间:2024-04-21 浏览:6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5830
导读:散布谣言的行为是会构成诽谤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可以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不论多少人,只要存在散布谣言的行为都是犯罪,这项罪名属于自诉案件,需要受害者自己去法院起诉,法院才会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是散布恐怖谣言的,还会构成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传谣言的法律责任

传谣言可能构成诽谤罪,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一般来说,传谣言属于违法行为。根据不同类型的谣言,可能构成诽谤罪、诬告陷害罪、寻衅滋事罪、商品声誉罪、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以及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诽谤罪的构成

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293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可以定罪处罚为寻衅滋事罪。

散布谣言的行政处罚

散布谣言者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尤其是在当今发达的信息时代,以网络为平台的新传播媒介上,发表言论同现实生活中承担法律责任是一致的。原因是在网络上散布谣言轻则侵犯公民或法人等的个体权利,重则危害社会管理秩序。

行政处罚的依据

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

  1.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 投放虚假的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3. 扬言实施放火、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因此,如果散布谣言,公安机构可以根据上述规定对行为人进行处罚。派出所会依据规定,使用传唤证对行为人进行传唤、查证和处罚。

散布谣言的立案标准

1、网上散布谣言可追究寻衅滋事罪。

2、寻衅滋事罪的立案标准:

  1. 随意殴打他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持械随意殴打他人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2. 追逐、拦截、辱骂他人,严重影响他人正常工作、生产、生活,或者造成他人精神失常、自杀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3. 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价值2000元以上,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三次以上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4. 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传谣言可能构成诽谤罪,散布谣言导致社会恐慌,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在网络时代,散布谣言主要指在新媒体中传播虚假信息,谎报险情、疫情,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对于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的,可以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对于情节较重的,则可以依据法律对其追究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教唆犯的特点和要素

    教唆犯的特点和要素。教唆犯通过劝说等手段将犯罪意图灌输给原本没有犯罪意图的人,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意图。教唆犯必须明知自己的教唆行为会引起他人犯罪,并且希望或放任他人去犯罪。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是具有民事行为和民事责任能力的人,对不满十四周岁或患有精神病

  • 外卖员偷同行外卖,偷外卖会坐牢吗

    外卖员偷窃同行外卖的行为及其法律后果。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这种行为属于治安案件,公安机关将依法采取治安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和行政拘留。文章还解释了犯罪构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有助于准确打击犯罪行为,保护公民权益。

  • 并案侦查的法律特征

    并案侦查的法律特征,包括犯罪主体的同一性和案件的系列性、情报的集中性与对策运用的针对性以及组织活动的协同性与侦查措施的综合性。并案侦查适用于同一犯罪主体连续实施的犯罪,涉及组织涉案的地区和单位形成破案力量,通过综合使用各种侦查措施来扩展侦查线索来源并

  • 一、放火罪的刑法规定

    中国刑法中关于放火罪的规定和认定标准。刑法规定放火罪刑罚根据后果不同可分为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认定标准包括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的区别、既遂与未遂的判定、与焚烧个人财物的区别、与其他犯罪的关系以及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法律解析
  • 传谣言的法律后果及责任追究标准
  • 网络造谣需负哪些责任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