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形态 > 销售假药罪的犯罪构成究竟如何?

销售假药罪的犯罪构成究竟如何?

时间:2024-04-19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5860
导读: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复杂的对象,不仅侵犯了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也侵犯了大多数不特定人的健康权利;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和销售者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生产和销售假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个人和单位;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销售假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一、犯罪主体

销售假药罪的主体可以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二、犯罪客体

销售假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药品管理制度和人民的生命健康权利。犯罪对象为假药。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药品专指人用药品,与销售假兽药、假化肥、假种子等行为不属于同一范畴,而是构成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

三、犯罪主观方面

销售假药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故意内容包括:

1. 行为人明知销售的是假药,并且其销售行为可能会对不特定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 行为人对可能造成的危害不特定人体健康的结果采取放任的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销售假药罪只能是间接故意。如果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不特定人体健康的结果发生,将构成其他更为严重的犯罪。虽然在实践中,大多数销售假药的犯罪分子出于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但法律并未要求本罪必须以营利为目的。因此,不论行为人出于何种目的生产、销售假药,都可构成本罪。

四、犯罪客观方面

销售假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实施了销售假药的行为,这种行为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本罪属于危险犯,即销售假药只要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无需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即可构成本罪既遂。在判断是否“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时,应采取客观、一般的标准,并兼顾个别情况的特殊标准。在特殊情况下,对于不危及一般人健康,但对个别体质特殊的人有危害的情况,也应视为“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销售假药罪中如何认定假药?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形之一的药品,可被认定为假药:

1. 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

2. 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其他药品冒充该种药品;

3. 变质的药品;

4. 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条

禁止生产(包括配制,下同)、销售、使用假药、劣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1. 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

2. 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其他药品冒充该种药品;

3. 变质的药品;

4. 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

销售假药罪的构成要件行为或实行行为是指销售行为。然而,准确界定实行行为的起点和终点并不容易。实际上,销售行为是一个过程,卖出或成交只是最终既遂的体现,而并非销售行为的全部。在刑法规范中,出售、有偿提供给他人使用或为出售而购买、储存都属于销售的实行行为。因此,准确判断哪个环节是实行行为的开始,哪个环节是实行行为的完成,对于认定销售假药罪是否既遂至关重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诈骗罪的既遂与未遂的认定标准

    合同诈骗罪的既遂与未遂的认定标准。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确认犯罪是否既遂以是否具备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为标准。合同诈骗罪也存在未遂形态,区分既遂与未遂的根本标志是行为人是否实际获得对方当事人财物。若行为人已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并造成被骗人错误认识,则为既遂

  • 毒品运输途中的犯罪行为是否属于既遂还是未遂

    毒品运输途中的犯罪行为在刑法中的定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无论毒品在运输途中的哪个阶段,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都属于犯罪行为,并需追究刑事责任和刑事处罚。文章详细阐述了不同情况下犯罪行为的处罚规定,包括单位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

  • 滥用职权罪的性质和刑罚

    滥用职权罪和徇私舞弊罪的性质和刑罚。滥用职权罪是刑事犯罪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若滥用职权导致重大损失,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和拘役等。徇私舞弊罪同样受到法律制裁,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犯罪嫌疑人也会受到相应处罚。此外,还有其他相关法律进行具体

  • 投毒送医院是否构成犯罪中止的问题

    投毒送医院是否构成犯罪中止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知识和规定,犯罪中止需满足自动放弃犯罪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条件。投毒送医院的行为不符合这些条件,因此不构成犯罪中止,而是构成故意杀人罪,应依法追究。

  • 用刀捅室友未遂是否会受到法律处罚?
  • 刑事犯罪行为的状态及其法律后果
  • 犯罪的既遂和未遂对量刑的影响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