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假药罪的主体可以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销售假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药品管理制度和人民的生命健康权利。犯罪对象是假药。需要注意的是,销售假药、假兽药不属于药品范畴,而属于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的范畴。
销售假药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故意内容包括:
一是行为人明知销售的是假药,并且其销售行为可能会造成危害不特定人体健康的结果;
二是行为人对可能造成的危害不特定人体健康的结果采取放任的态度。即本罪只能是间接故意。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行为人积极追求这种危害不特定人体健康的结果的发生,将构成其他更为严重性质的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大多数销售假药的犯罪分子是出于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但是法律并没有要求本罪必须以营利为目的,所以,不论行为人出于何种目的而生产、销售假药,都可构成本罪。
销售假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实施了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在犯罪形态上,销售假药罪属于危险犯。即销售假药只要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并不需要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就可构成本罪既遂。关于是否“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认定,应采取客观的、一般的标准,同时兼顾个别的标准。在特殊情况下,应将不危及一般人健康,但对个别体质特殊的人有危害的视为“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根据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
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
三、变质的药品;
四、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条
禁止生产(包括配制,下同)、销售、使用假药、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
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
三、变质的药品;
四、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
销售假药罪的构成要件行为或者实行行为是销售行为。但是,准确把握实行行为的起点与终点并不容易。实际上,销售行为是一个过程,卖出或者成交只是一种最终既遂的体现,但并不是销售行为的全部。在刑法规范中,出售、有偿提供给他人使用或者为出售而购买、储存都是销售的实行行为。因此,准确判断哪个环节是实行行为的开始,哪个环节是实行行为的完成,是认定销售假药罪既未遂的关键。
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出纳的法律处理方式。文章介绍了单位犯罪责任的范围,非法集资罪的认定,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的具体构成要件,以及非法集资罪的立案标准和处罚标准。对于非法集资行为,文章强调必须依法追究主要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并给
非法集资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法律需要特别强调单位的人格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行为会危害社会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涉及人数众多、金额巨大的非法集
中国关于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的法律规定及其构成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的要件。文章明确指出,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都是违法犯罪行为,危害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构成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的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个
卧轨自杀未遂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寻衅滋事罪包括一系列行为,包括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因此,如果一个人实施卧轨自杀未遂并破坏了社会秩序,就可能会被视为寻衅滋事罪并受到法律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