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的情况下,一般会判处以下刑罚:
对于触犯本罪的行为,一般会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骗取税款1-5倍以下的罚金。
如果骗取出口退税的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将会判处5-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若骗取出口退税的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将会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骗取出口退税罪与偷税罪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不同:
偷税罪通常由纳税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构成,而且该纳税人必须对其所偷税款负有纳税的义务。而骗取出口退税罪的主体可以是纳税人,也可以是非纳税人,行为人通常不是其所骗税收的纳税人。
偷税罪的目的是在有纳税义务的情况下,行为人故意不缴或少缴税款、逃避纳税义务。而骗取出口退税的目的是在未实际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下,从国家的出口退税款中获取非法利益。
偷税罪通常发生在商品的国内生产、销售环节,通过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拒不申报纳税或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等手段,逃避应缴纳的税款。而骗取出口退税罪发生在商品的出口环节,采取假报出口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的出口退税款。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商品的出口环节中,行为人在根本没有出口货物,而采取假报出口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出口退税款的情况下,才能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对于一些纳税人虽然有商品出口,但采取少报数量或低报价格等欺骗手段骗取出口退税款的,将根据情况分别定罪处罚。
在外贸出口业务中,出口企业只要符合退税条件,可以向主管部门提交相关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后可以获得退税。但如果企业不符合退税条件,提供虚假材料骗取税款,将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对于构成此罪的行为,将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教唆犯的特点和要素。教唆犯通过劝说等手段将犯罪意图灌输给原本没有犯罪意图的人,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意图。教唆犯必须明知自己的教唆行为会引起他人犯罪,并且希望或放任他人去犯罪。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是具有民事行为和民事责任能力的人,对不满十四周岁或患有精神病
外卖员偷窃同行外卖的行为及其法律后果。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这种行为属于治安案件,公安机关将依法采取治安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和行政拘留。文章还解释了犯罪构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有助于准确打击犯罪行为,保护公民权益。
并案侦查的法律特征,包括犯罪主体的同一性和案件的系列性、情报的集中性与对策运用的针对性以及组织活动的协同性与侦查措施的综合性。并案侦查适用于同一犯罪主体连续实施的犯罪,涉及组织涉案的地区和单位形成破案力量,通过综合使用各种侦查措施来扩展侦查线索来源并
中国刑法中关于放火罪的规定和认定标准。刑法规定放火罪刑罚根据后果不同可分为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认定标准包括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的区别、既遂与未遂的判定、与焚烧个人财物的区别、与其他犯罪的关系以及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