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构成 > 构成徇私舞弊少征税款罪既遂的处罚方式

构成徇私舞弊少征税款罪既遂的处罚方式

时间:2023-06-08 浏览: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6085
导读:聚众斗殴罪和故意伤害罪的区别主要在于犯罪动机不同,实施故意伤害行为的犯罪行为人在主观上带着非法侵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目的,而聚众斗殴的犯罪行为人在主观上不存在侵害他人生命健康的目的,只是带着报复他人等不正当目的。

聚众斗殴罪和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犯罪动机的区别

聚众斗殴罪和故意伤害罪的区别在于犯罪动机。聚众斗殴罪的行为通常是为了争夺势力范围,以及显示个人英雄主义和称霸欲望而发生的。而故意伤害罪的行为则是由于个人之间的宿仇旧恨而起意伤害对方。

伤害对象和伤害故意的区别

聚众斗殴罪中的伤害行为往往是针对对方团体的人员,目的是为了打服对方,争夺势力范围。而故意伤害罪中的伤害行为则往往是对自己认识的人,由于宿仇旧恨而起意伤害对方。此外,如果是双方发生纠纷导致的临时起意伤害行为,责任很难分清。

重伤、死亡的处理方式

在聚众斗殴活动中,如果造成他人重伤或死亡,将被定罪处罚为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这是对犯罪的一种转化型规定。

聚众斗殴罪的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聚众斗殴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

客观要件

聚众斗殴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纠集众人结伙殴斗的行为。聚众斗殴是指出于私仇、争霸或其他不正当目的而组织成帮结伙地进行殴斗。聚众一般指人数众多,至少不少于3人;斗殴主要指采用暴力相互搏斗,但使用暴力的方式各有所别。

主体要件

聚众斗殴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但并非所有参与聚众斗殴者都构成聚众斗殴罪的主体。只有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与者才能构成聚众斗殴罪的主体。一般参与者只能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不能构成聚众斗殴罪的主体。

主观要件

聚众斗殴罪是一种故意犯罪。犯罪的动机不是为了个人利益冲突或物质利益,而是公然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企图通过聚众斗殴活动来追求刺激或满足卑鄙欲念。

无论是聚众斗殴罪还是故意伤害罪,都是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的犯罪罪名。触犯这两种罪名的犯罪行为人都将受到严厉的刑事处罚。在确定行为人构成何种类型的犯罪行为时,必须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客观行为以及犯罪构成要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贪污罪形式的分类

    贪污罪的分类。包括侵吞财物、窃取财物、骗取财物和其他方法等多种形式的贪污行为。其他方法还包括内外勾结、公款私存、利用回扣和合同非法占有公款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间接贪污和占有应交单位的劳务收入等形式的贪污行为,以及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贪污的行为。

  • 福利院虐待儿童老人的法律处罚

    福利院虐待儿童老人的法律处罚和福利院领养孩子的手续。对于虐待行为,根据相关法律,福利院若虐待儿童老人且情节严重,其主要领导者和直接责任人员将受到刑事处罚。领养孩子方面,收养人需提交一系列证件和证明,包括护照、海外居住证明等,并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

  • 挪用公款罪中营利性活动的认定

    挪用公款罪中营利性活动的认定。根据相关法律解释,挪用公款用于营利活动包括存入银行、集资、购买股票等行为。不同挪用情况有不同的认定标准,涉及挪用时间、是否归还、是否用于非法活动等。明确区分不同情况有助于对挪用公款罪进行恰当的法律处理。

  • 传销被骗的钱讨要方法

    传销被骗后的钱款讨要方法。被传销欺骗后,应根据受骗金额大小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受骗金额较少的可以通过公安机关治安处理要求传销机构归还,而金额巨大的则应以诈骗案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传销活动属于犯罪行为,犯罪嫌疑人将

  • 故意杀死警犬的法律问题
  • 利用人民币图案制造民币的法律处罚
  • 反恐怖主义法对恐怖组织的定义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