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立案标准是怎样?
时间:2023-03-06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每个犯罪分子都要承担与其犯罪行为相对应的法律后果承担对应的法律责任,而如果出现有人帮助这些本应承担法律责任的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同样也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立案标准
一、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涉嫌以下情形之一的行为应予立案:1、向犯罪分子及其亲属泄漏有关部门查禁犯罪活动的部署、人员、措施、时间、地点等情况,以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2、向犯罪分子及其亲属提供交通工具、通讯设备、隐藏处所等便利条件,以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3、泄漏案情,帮助、指示犯罪分子隐匿、毁灭、伪造证据,以及串供、翻供等行为,以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4、进行其他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根据上述规定,行为人若涉及以上情形,应对其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二、客观要件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过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等行为,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的行为可能发生在犯罪分子被发现后,也可能发生在犯罪分子被发现前。通风报信是指向犯罪分子泄露、提供有关查禁犯罪活动的情况和信息,如查禁的时间、地点、人员、方案、计划、部署等。可以通过口头告知、电话、电报、传真、书信等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第三人转告。提供便利条件是指向犯罪分子提供隐藏处所,如住处;提供钱、物、交通工具、证件等资助其逃跑;或者指导其串供、隐匿、毁灭、伪造、篡改证据等行为。无论提供便利的方式如何,其目的只有一个,即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制裁,即免受刑事追究或其他处罚,如行政处罚。行为人实施上述行为必须是利用其查禁犯罪活动的职责便利,不论行为结果如何,只要行为人利用其查禁犯罪活动的职责便利条件,实施了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即构成犯罪。情节是否严重只是量刑轻重问题。
三、量刑标准
对于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若其通过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等行为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情节严重,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贩卖毒品罪的判处标准及量刑规定
贩卖毒品罪的法律规定和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无论数量多少,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都构成犯罪行为。量刑标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分为严重、较重和一般三种情况,并对单位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有特别规定。多次贩卖毒品将累计计算处罚。
-
诈骗罪立案后对子女的影响
诈骗罪立案后对子女的影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追究刑事责任后对子女的主要影响是政治审查是否通过。文章详细列举了影响子女政治审查的情形,包括曾被刑事处罚、涉及违纪违法等。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对政治条件有特别要求的单位征集新兵需要满足的其他条件。
-
平级为公事送礼是否构成受贿罪的讨论
平级为公事送礼是否构成受贿罪的问题。法律解释规定,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达到一定标准。平级之间为公事赠送礼物一般不构成受贿罪。但若涉及上下级关系或行政管理关系,财物价值达到三万元以上可能影响职权行使的,则构成受贿罪。因此,国家工作人
-
职务侵占罪的判决方式
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的判决方式。职务侵占罪指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司财物,根据数额大小有不同判决。贪污罪则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两者都有不同的处罚规定,并涉及涉案财物的处理方式,需依法严格处理。
-
关于敦促投案通告可以网上举报吗
-
绑架自己勒索家人的法律责任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