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立案标准是怎样?
时间:2023-03-06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每个犯罪分子都要承担与其犯罪行为相对应的法律后果承担对应的法律责任,而如果出现有人帮助这些本应承担法律责任的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同样也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立案标准
一、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涉嫌以下情形之一的行为应予立案:1、向犯罪分子及其亲属泄漏有关部门查禁犯罪活动的部署、人员、措施、时间、地点等情况,以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2、向犯罪分子及其亲属提供交通工具、通讯设备、隐藏处所等便利条件,以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3、泄漏案情,帮助、指示犯罪分子隐匿、毁灭、伪造证据,以及串供、翻供等行为,以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4、进行其他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根据上述规定,行为人若涉及以上情形,应对其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二、客观要件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过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等行为,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的行为可能发生在犯罪分子被发现后,也可能发生在犯罪分子被发现前。通风报信是指向犯罪分子泄露、提供有关查禁犯罪活动的情况和信息,如查禁的时间、地点、人员、方案、计划、部署等。可以通过口头告知、电话、电报、传真、书信等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第三人转告。提供便利条件是指向犯罪分子提供隐藏处所,如住处;提供钱、物、交通工具、证件等资助其逃跑;或者指导其串供、隐匿、毁灭、伪造、篡改证据等行为。无论提供便利的方式如何,其目的只有一个,即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制裁,即免受刑事追究或其他处罚,如行政处罚。行为人实施上述行为必须是利用其查禁犯罪活动的职责便利,不论行为结果如何,只要行为人利用其查禁犯罪活动的职责便利条件,实施了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即构成犯罪。情节是否严重只是量刑轻重问题。
三、量刑标准
对于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若其通过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等行为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情节严重,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法律规定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法律规定,明确了其主体范围及犯罪行为特征。犯罪行为人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将受到相应刑罚。在界定主体范围时,需注意不仅限于企业职工的范畴,还包括其他相关人员。同时,在适用法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进出境物品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进出境物品规定。其中详细列出了禁止进出境和限制进出境的物品,包括武器、仿真武器、弹药、爆炸物品、伪造的货币等禁止进境物品,以及涉及国家秘密的文件、珍贵文物等禁止出境物品。同时,也列出了无线电收发信机、烟酒等限制进境物品和金银制品等限制
-
未成年人多次盗窃的定性
未成年人多次盗窃的定性及预防措施。根据修正后的刑法规定,多次盗窃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盗窃行为的特征、认定及司法实践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为预防未成年人盗窃,需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合作,共同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
-
作弊行为的法律后果
国家考试中作弊行为的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组织作弊、情节轻微的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作弊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同时,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等行为也会被处罚。帮助他人作弊和出售考试试题答案等行为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作弊行为会破
-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
-
公司是否能起诉职务侵占行为
-
两高出台司法解释规制云盘涉黄行为,1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