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加重犯,又称加重结果犯,是指在法律规定的基本犯罪行为基础上,由于发生了严重结果而加重其法定刑的情况。我国刑法中详细规定了许多结果加重犯的情形,根据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对结果加重犯的认定必须严格把握。
在大陆法系国家,基本犯罪和结果加重犯是两个独立的罪名。以故意伤害致死罪为例,在大陆法系国家中,故意伤害致死罪和故意伤害罪是两个独立的罪名。然而,在我国刑法中,结果加重犯的情形仍然成立基本犯罪的罪名,而不涉及罪数判断的问题。
尽管结果加重犯本身不涉及罪数判断,但它与罪数理论相关联。当行为导致更严重的结果却不符合结果加重犯的情形时,可能会构成其他犯罪或多罪并罚的情况。以故意伤害致死罪为例,包括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和过失致人死亡两个内容。如果将其单独认定为两个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法定刑通常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而过失致人死亡的法定刑通常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然而,如果将其认定为结果加重犯,法定最高刑将提高到死刑。因此,对结果加重犯的认定必须严格,以确保罪刑相适应。
成立结果加重犯,需要满足以下要件:
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法律规定的基本犯罪行为,并导致了加重的结果。例如,在故意伤害致死罪中,行为人必须故意伤害他人并导致其死亡。
行为人所实施的基本犯罪行为必须与加重结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这意味着基本犯罪的发生直接导致了加重结果的发生。
行为人对加重结果的主观心态必须是故意或过失。故意指行为人明知或应知其行为会导致加重结果,并愿意接受这种结果。过失指行为人由于疏忽或过失导致加重结果的发生。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执行法》的必要性。现行法律对刑罚执行问题的规定不完善,且《监狱法》作为刑事执行法的主要部分,其法律地位和学科发展受到制约。建立刑事执行法有助于完善刑事法律体系,促进监狱学的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随着该法的颁布实施,刑事执行法
管制刑的主要内容,包括其对象、特点、限制自由的具体内容、期限、执行方式等。管制刑是一种开放性刑罚方法,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同时需要群众的监督。管制刑具有期限,并在执行中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被判处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应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违反禁止令将受
肇事逃逸法院起诉书交给人民法院。因为不管是哪一个犯罪行为,在进行定罪量刑的时候,都是由人民法院作出的。交通事故死亡肇事人逃逸将会按照7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来进行处罚的。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
所谓结果加重犯,又称加重结果犯,是指法律规定的一个犯罪行为,由于发生了严重结果而加重其法定刑的情况。我国刑法中规定了大量结果加重犯的情形,由于对结果加重犯需要适用升格的法定刑,根据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严格把握对结果加重犯的认定。在大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