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 > 非法经营罪及相关司法解释有哪些

非法经营罪及相关司法解释有哪些

时间:2023-05-22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7583
导读:《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六条,违反国家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

非法经营罪及相关司法解释

相关法规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非法经营罪的行为包括:

  1. 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
  2. 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批准文件;
  3. 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规定,非法买卖外汇行为在国家规定的交易场所以外进行,且扰乱市场秩序且情节严重的,将依照刑法规定进行定罪处罚。单位犯前款罪的,将依照刑法规定进行处罚。

此外,司法解释中还有以下相关解释:

  1. 《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 《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根据这些司法解释,违反相关规定进行非法经营行为的,将依照刑法规定进行定罪处罚。单位实施非法经营行为构成犯罪的,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相应处罚。

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除上述规定外,还有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 非法从事传销活动、彩票交易;
  • 倒卖国家禁止或限制进口的废弃物;
  • 垄断货源、哄抬物价、囤积居奇;
  • 倒卖外汇、执照以及有伤风化的物品。

非法经营行为必须具备“情节严重”才能构成犯罪,如果只有非法经营行为,情节并不严重,则不构成犯罪。而“情节特别严重”则是加重情节的标准。一般来说,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巨大可作为“情节严重”的基本情节,而违法所得数额特别巨大可作为“情节特别严重”的基本情节,同时还要结合其他情节来考虑。其他情节主要包括多次实施非法经营行为且经行政处罚后不悔改、利用职权从事非法经营活动且影响严重、垄断货源、哄抬物价且严重扰乱市场、进行非法经营活动造成严重后果等。

以上是对非法经营罪相关法律规定及司法解释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需进一步咨询,请联系我们手心网站的在线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