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赔偿举证 > 防止二次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包括什么

防止二次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包括什么

时间:2023-06-30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8150
导读:防止二次交通事故的措施:1、事故发生后,要迅速处理现场;2、在事故地点后方设立警告标志;3、处理事故现场之后,车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要在事故车辆后面150米或者更远的位置设置三角警告标志。

一、防止二次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包括什么

发生交通事故以后想要防止二次事故的有效措施,具体如下:

1、事故发生后,要迅速处理现场;

2、在事故地点后方设立警告标志;

3、处理事故现场之后,车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要在事故车辆后面150米或者更远的位置设置三角警告标志,如随车的三角牌,也可以利用颜色和形状醒目的物品代替,一定要确保后车能够看清楚。

构成交通事故应当具备下列要素:

1、必须是车辆造成的,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没有车辆就不能构成交通事故,例如行人与行人在行进中发生碰撞的就不构成交通事故;

2、是在道路上发生的,道路是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3、在运动中发生,是车辆在行驶或停放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若车辆处于完全停止状态,行人主动去碰撞车辆或乘车人上下车的过程中发生的挤、摔、伤亡的事故,则不属于交通事故;

4、有事态发生,是有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其中的一种现象发生;

5、必须有损害后果的发生,损害后果仅指直接的损害后果,且是物质损失,包括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二次交通事故谁的责任大

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出于主观故意的“二次撞击”现象,单从现场痕迹的方面一般很难认定,除非有现场录像、现场的证人证言或其他证据线索。

对于刹车痕迹与行为人是否进行冲撞准备的证据上,一般可以辩护为出于疏忽大意或轻信可以避免的主观过失,所以这类证据并不能作为直接证明犯罪的直接证据。

但是,在交通事故中二次撞击现象的成因中,“主观故意”和“主观过失”属于逻辑学上的矛盾关系,即二者不可同真,不可同假,必有一真必有一假。也就是说,当交通事故中出现二次撞击现象的时候,如果不能证明对方的主观故意,则说明对方起码是主观过失。

同时,交通事故中二次撞击是由交通违法或意外的事故引起,如果交通事故行为本身符合交通肇事罪条件的,即使有过失行为引起二次撞击,也是被交通肇事罪吸收,被追究交通肇事罪的刑事和民事责任。

如果交通事故行为本身不构成交通肇事,而过失行为又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损害的,则应当根据过失比例承担民事的侵权责任。如果过失行为造成对方人员重伤或死亡的,应当是可以追究过失方过失致人死亡或过失致人重伤的刑事责任。

在确认存在“二次撞击”后,无法证实第二次撞击的侵权行为方存在主观故意的情况下,根据逻辑学的排他性原理,推定第二次撞击的侵权行为方的行为属于主观过失,应当对第二次撞击的损害结果承担过失责任。

二次交通事故的责任大是根据当事人造成交通事故的过错程度,而不是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交通事故中有交通违法行为不一定要承担事故责任,这要根据违法行为是否是造成事故的原因来确定。交通事故中,如果我方占主要责任,对方无证驾驶也会占次要责任,并且会受到无证驾驶的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手机关机卡在里面,警方能对手机号进行定位吗

    手机关机卡在里面时,警方是否能够对手机号进行定位的问题。文章介绍了手机定位的方式,包括GPS定位、WIFI定位和基站定位。同时,根据公安局手机定位的法律规定,警方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对手机进行定位。即使手机关机,仍有可能通过基站定位等方式

  • 投资电影的欺诈行为及法律应对措施

    电影投资中的欺诈行为及法律应对措施。文章介绍了确认被骗事实并保留证据的方法,同时列举了电影投资中常见的欺诈手法,包括网络小程序欺诈、股票群骗局、联合出品公司欺诈和社交软件三方骗局。文章还引用了《刑法》的相关规定,对欺诈行为进行了法律上的惩处说明。

  • 交通事故中的证据种类及其作用

    交通事故案件中的证据种类及其作用。证据分为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七种,对证明事故真实情况具有重要依据。同时强调收集证据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包括及时采集、全面涵盖、确保准确以及遵守法律规定等。

  • 车祸发生后的证据收集流程

    车祸发生后的证据收集流程,包括人证、物证收集及提供详细信息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交通事故案件的证据汇总,包括证明身份、责任、投保、伤情、误工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的证据。最后还提到了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证据。

  • 起诉时应提交的材料
  • 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诉讼权利
  • 一、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