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人员治疗终结后,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应向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提出伤残评定申请。管理机关在初步审查后,向伤者发出《伤残评定预约通知书》。
伤者根据《伤残评定预约通知书》的规定时间和要求,到指定地点接受检查和评定。如果资料不齐全,评定人有权拒绝评定,待当事人备齐资料后再行评定。
评定人将根据检查结果和医院材料,在法定的三十日内对伤者作出评定的结论。
当事人对评定结论不服,可以在接到《伤残评定书》后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伤残重新鉴定申请。
进行伤残鉴定,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准备身份证,如果没有身份证,则需要带上户口本。
委托鉴定书由律师事务所或交通队出具。
准备病历本、诊断证明、入院记录和出院总结。
准备X光片、CT光片及报告单。
建议受害人在起诉后申请法院委托相关部门进行鉴定,以避免保险公司等被告提出程序性问题,耽误时间,影响权益的保护。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单位委托的,被评定人应携带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签字的伤残评定申请书;个人委托的,应提供本人签字的伤残评定申请书。
2、携带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检查结果以及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CT、X光片及诊断报告。
3、在鉴定机构需要时,从治疗医院借阅有关手术病历和检查记录。
4、对被抚养人的劳动能力进行鉴定时,还应携带评定人的身份证、户口簿及户籍证明;如无法证明的,应提供有关政府部门的说明。
5、鉴定时应以事故直接导致的损伤或确定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对治疗尚未终结,因调解需要提供赔偿依据的,在申请书中说明。
6、接受伤残鉴定者要亲自接受检查并缴纳规定的评定费用。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书的法律效力。文章详细介绍了鉴定书的主要法律依据和评定标准,包括医院证明的重要性、公安部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标准以及不同情况下的申诉程序。文章还阐述了当事人对鉴定结论异议的处理方式,包括人民法院委托鉴定、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的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程序及要求。当事人和代理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提出鉴定申请,公安机关决定事故调查所需的鉴定,当事人也可自行选择鉴定部门。鉴定委托应根据被鉴定题目的性质和难度选择相应机构。公安机关应在勘查现场之日起5日内指派或委托技术鉴定机构进行检修、鉴定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程序和要求。伤残评定是在伤者康复后进行,通过客观检验和评价确定伤残程度的过程,分为一级到十级。伤者需提供相关材料,其完整性、充分性和真实性对司法鉴定机构是否受理有直接影响。评定所使用的标准包括多个法规和国家标准,涉及人体损伤、事故伤
不同伤残等级的划分标准和相应的赔偿标准。从一级到十级,伤残等级逐渐降低,赔偿标准也随之降低。赔偿标准主要是根据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的一定比例来计算,比例随着伤残等级的降低而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