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 发生交通事故后全责方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发生交通事故后全责方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时间:2023-10-31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9754
导读:交通事故认定全责后,需要赔偿受害者医疗费,误工费,必要的营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交通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这些费用可以先由保险公司交强险的范围支付,不足的部分再由司机赔偿。

交通事故后全责方的赔偿标准

1. 被扶养人生活费

根据被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如果被扶养人是未成年人,计算至十八周岁;如果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计算至二十年。但是,如果被扶养人年龄超过六十周岁,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如果年龄超过七十五周岁,按照五年计算。

2. 丧葬费

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3. 死亡赔偿金

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一般按照二十年计算赔偿,如果死者年龄超过六十周岁,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如果年龄超过七十五周岁,按照五年计算。

4. 精神损害抚慰金

根据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因素,以及双方的责任划分情况和当地生活水平,综合考虑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进行计算。

处理交通事故的流程

(一) 交通部门现场勘查

交警部门对现场进行勘查,并要求当事人或见证人在现场图上签名。根据需要,可以扣留肇事车辆和当事人相关证件。

(二) 交通部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交警部门经过调查后,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三) 交通部门组织赔偿调解

确认伤者治疗终结或确定损害结果后,如果事故当事人同意进行赔偿调解,交警部门可以组织调解。一般情况下,调解次数不超过2次。如果调解不成,填写《调解终结书》,告知当事人在法定时效期间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选择不申请调解,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四) 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或自行向人民法院起诉,一般在事故发生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各方可以在法院主持下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如果调解不成,法院将依法判决。

(五) 申请强制执行

如果判决的履行义务人没有在判决或调解确定的期限内履行赔偿义务,原告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由法院执行局强制执行赔偿义务。

交通部门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后一般就结案了。交通事故的全责方需要赔偿全部损失。在交通事故发生后,保护现场的完整性,及时报警,并等待交通部门到达现场进行勘查,以确定事故责任,并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然后,组织赔偿调解,如果双方同意调解,会签署调解终结书。如果不愿意调解,可以选择向法院起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事故导致两根肋骨骨折的误工费计算方法

    交通事故造成两根肋骨骨折的误工费的计算方法,依据我国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的规定,赔偿金额根据误工时间和收入情况确定。文章还介绍了交通事故处理的一般步骤,包括受理报案、现场处理、责任认定、裁决处罚、损害赔偿调解和向法院起诉。

  • 醉驾车祸全责赔偿标准

    醉酒驾驶机动车将会被吊销驾驶证,并承担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照。如果造成道路交通事故导致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必要的营养费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

  • 解读交通事故三者险赔偿标准,保护您的权益

      按照保险条款的规定,第三者责任保险按事故中你所负的责任,分别承担的“责任比例”为:全责100%、主责70%、同等50%、次责30%、无责0,并设有相对应的“免赔率”:全责20%、主责15%、同责10%、次责5%、无责0。  在我国,交通事故一般由公安交

  • 农村车祸死亡赔偿标准调查与解析

      车撞了全责,符合保险公司理赔范围的,保险公司进行赔偿也是在保险限额范围内进行的,超出保险限额的部分,是要被保险人自己承担的。  1、通常一起交通事故发生后,车辆方不仅要向当地的交通管理部门报案,同时要在事故发生后的48小时内向保险公司报案。  以上

  • 交通事故中如何确定全责并进行赔偿
  • 交通事故对方全责可以要求赔偿什么费用
  • 交通事故对方全责营养费如何赔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