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处理 > 交通事故调解 > 交通事故如何申请调解

交通事故如何申请调解

时间:2023-08-31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1196
导读:1、调解期限为30日,公安机关认为必要时,可以延长15日。对交通事故致伤的,调解从治疗终结或者定残之日起开始。致死的调解从规定的办理丧葬事宜时间结束之日起开始。对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调解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2、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期限内只调解两次。

交通事故除了可以协商解决,用诉讼方式解决外,还可以通过第三方调解的方式进行解决。那么你知道交通事故如何申请调解吗?现在,我们已经将这个问题的答案整理清楚,请你阅读下文了解。

交通事故发生后,也可以要求调解解决。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4、95条规定,只有双方当事人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才可以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l0日内书面提出调解申请,等待交通管理部门调解。

对交通事故致死的,调解从办理丧葬事宣结束之日起开始;对交通事故致伤的,调解从治疗终结或者定残之日起开始;对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调解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

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的期限为10天。

达成协议后,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调解书,并送达各方当事人。该调解书在双方当事人共同签字后方为生效,然后按照规定履行赔偿。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4条,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此可见,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即使生效后也不具有法律效力,对当事人不具有强制约束力。也就是说,该调解书只能由当事人自觉自愿履行。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交通事故简要情况和损失情况;各方的损害赔偿责任;损害赔偿的项目和数额;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一致的意见;赔偿方式和期限;调解终结日期。

如果一方当事人选择不履行该调解书,另一方当事人既无权要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强制执行,也无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其他机关和单位更是无权对调解书的内容予以强制执行了。那么,当事人只能通过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院判决的形式强制要求当事人履行有关义务。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18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调解,交通警察可以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载明有关情况后,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付当事人:

(一)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

(二)当事人拒绝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签名的;

(三)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

交通事故当中的调解主要就是由公安交警部门进行的条件,但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交通事故都能适用调解这个方法。在上述3种情况下是不能进行交通事故调解的。关于如何申请交通事故调解的问题小编就为您介绍到这里,感谢你的阅读。如果你有问题的话,可以来电咨询手心在线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肇事逃逸怀疑酒驾认定的标准

    交通肇事逃逸怀疑酒驾的认定标准。依据交通管理部门规定,对于逃逸案件,应在查获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酒驾处罚标准包括暂扣驾驶证、罚款、甚至追究刑事责任等,根据驾驶情况不同,处罚程度有所不同。对于重大交通事故并构成犯罪的情况,将依法

  • 交通事故起诉材料清单

    交通事故起诉所需的材料清单。诉状书写要求严格,需提交原件并注明身份。起诉前提为交警部门已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需要提供当事人身份证明、肇事车辆和受损车辆关系证明等。必须提交的立案证据包括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等,还需提供伤残鉴定书等可提交的证据。

  • 顺风车司机酒后开车,发生事故乘车人要担责吗?需要。

    一起酒后驾驶顺风车造成交通事故的案子。司机张某明酒后驾车导致乘客李某强受伤,虽然交警认定司机全责,但乘客李某强在明知司机酒后驾车的情况下未加劝阻并继续乘坐,也存在重大过失。根据法律,乘客应承担部分责任,因此司机张某明承担80%的民事责任,而李某强承担

  •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包括在现场调查或检验鉴定后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时限,以及事故认定书应包含的内容,如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等基本情况,事故证据及原因分析和责任判断等。同时,还明确了事故认定书的签署、送达及当事人的相

  • 交通事故处理有期限吗
  • 事故责任认定书出来了 对方不签字 交警不放车怎么办
  • 如何进行交通事故赔偿诉讼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