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买卖 > 购房指南 > 最新商住房限购问题所涉及到的合法解约途径

最新商住房限购问题所涉及到的合法解约途径

时间:2023-07-18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1940
导读:政策调整后,针对购房人失去购房资格的情况,属于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若买方以政策变化导致无履约能力为由,请求解除合同,并要求返还购房款或定金的,一般应予支持。

北京发布新政:加强商办项目管理

近日,北京市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办公类项目管理的公告》,采取措施限制个人购买未建、在建、在售商办房屋,并对个人购买二手商办房屋设立了严苛门槛。

限制商办类项目用途

根据北京市于2017年3月26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办公类项目管理的公告》,商办类项目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用途进行开发、建设、销售和使用,未经批准不得私自改变用途为居住等其他用途。

规划要求和销售对象限制

开发企业新报建商办类项目时,最小分割单元不得低于500平米,不符合要求的将不予批准。在建或在售的商办类项目只能销售给合法登记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购买者不得将房屋用于居住,再次出售时也必须优先卖给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个人购买商办类项目的条件

在公告发布之前已销售的商办类项目再次上市出售时,可以售给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个人购买商办类项目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名下在京无住房和商办类房产记录;2)在申请购买之日起,连续五年内在京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

中介机构和银行的责任

中介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宣传商办类房屋可以用于居住,违规代理商办类房屋销售或虚假宣传商办类房屋居住用途的中介机构将被注销备案并吊销营业执照。商业银行将暂停对个人购买商办类项目的购房贷款。

政策变动引发的责任问题

购房人因限购政策失去购房资格,导致合同无法履行,责任应由谁承担?购房者已交首付但尚未签订网签,为何遭遇退房难?购房者因政策变动失去购房资格而引发的解约纠纷,相关责任应如何承担?这些问题是否构成不可抗力?

政策是否构成不可抗力

构成不可抗力的要件包括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尽管具体的住房调控政策内容和实施时间无法准确预测,但其大致导向是可以判断的,与不可抗力要件之一的"不能预见"相矛盾。

总之,北京市发布的新政对商办项目进行了严格管理,限制个人购买和使用商办房屋,并对开发企业、中介机构和购房者的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

政策调整对购房合同的影响

根据最新的政策调整,一些购房人可能会因为失去购房资格而无法履行购房合同。这种情况下,由于是因为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买方如果以政策变化导致无法履约为由,请求解除合同并要求返还购房款或定金,通常情况下应该得到支持。

返还金额的判断

然而,是否能够全额返还购房款或定金需要根据具体案件进行判断。具体的退款时间也无法给出,因为实际情况还需要与售楼处进行核实。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婚后财产有房贷离婚怎么分

    婚后财产有房贷离婚时的分割情况。婚后购买的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已还房贷和未还房贷余额所对应的房产价值。离婚时,双方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通过协商或诉讼确定分割方案。共同财产的分割遵循一定原则,有出轨证据的一方在财产分配上可能会因过错而少分。

  • 房贷还款日第二天还款算逾期吗

    房贷还款日第二天还款是否算逾期的问题。通常银行会将次日还款认定为逾期,但也有部分银行设有宽限期。逾期可能会导致额外利息和个人信用受损。此外,还讨论了欠网贷逾期是否会坐牢以及网贷逾期没钱还该如何回复。建议与贷款银行联系并遵守还款期限,避免逾期。

  • 坐过牢影响房贷审批吗

    坐过牢对房贷审批、对外孙的影响以及坐过牢的男人找老婆的难易程度。文中指出,存在犯罪记录会对房贷审批造成很大影响,具体情况需依据历史犯罪行为评估。对外孙的影响需依据特定政策与法规判断,普遍认为可能会对直系亲属及旁系亲属两代人产生影响。而找老婆的难易程度

  • 贷款买的房子烂尾了还要还房贷吗

    贷款购买的房子出现烂尾情况时,购房者是否还需要继续还房贷的问题。文章明确指出,即使房子烂尾,购房者仍需继续还房贷,因为涉及到购房者与银行之间的借贷合同关系。若擅自停止还款,将视为违约行为。不过,若获得银行许可,有可能暂时中止偿还房贷。

  • 信用卡分期欠款房贷怎么算
  • 房贷可以让父母做担保吗
  • 婚前贷款购房婚后置换之后离婚怎么算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