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出租人和承租人就房屋出租的租金、期限、违约责任等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后,租赁合同就生效了。成立后的房屋租赁合同有无法律效力,主要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审查。合同主体是否符合规定,即出租人与承租人是否具备有效民事行为的构成要件。如是否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出租人是否为房屋所有人或合法使用权人等。房屋是否为法律法规禁止出租。房屋租赁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是否进行过登记备案。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1、在实践中,绝大多数的租户在租好房屋后,房东都未实际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尤其是短租的情形。主要是出于对合同当事人在签订租赁合同时意思自治的尊重,也考虑到租赁权的债权性质,所以《民法典》第706条确认了在未登记备案的情形下不影响合同效力。
2、其实,我国对房屋租赁实行的登记备案制度也是方便管理、保护当事人(出租双方)的合法权益,所以在签订合同后,出租人应当向相关房产管理部门依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进行登记备案。同时《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54条也未说明未登记备案的会导致租赁合同无效。
3、虽然未登记备案的合同仍然有效,但出租者应当向相关房产部门登记备案,否则将会面临不登记备案的行政处罚。
租房前切记要明确房屋的性质和用途。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载明了“不得将有关住宅房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管理性规定。租房人一旦没搞清楚情况,租到了住宅房却想用其行使商业用途,届时房屋租赁合同效力不受有关管理性规定影响,租房人又很难通过征得利害关系业主同意来改变房屋用途,工商执照办理部门也往往不会批准手续,租房人会面临合同目的难以实现、合同本身难以解除、合同违约要担责任等诸多法律风险。
租赁协议的具体内容。甲方将特定餐饮楼层出租给乙方,租期为若干年。乙方需支付租赁费用、保证金及设施配套费用。甲方保证租赁物合法且产权清晰,乙方则需独立经营、遵守法律和行业规定。双方对装修、消防设施、违约责任等也做了详细约定。若发生纠纷,双方应协商解决,
门面房的租赁协议,包括租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租赁期限、租金支付方式、房屋的用途及变更和解除合同的情形等内容。甲方将其门面房出租给乙方用于经营,并规定了租赁期限、租金、用途等细节。双方在租赁期内需遵守合同约定,若违反约定,则对方有权解除合同。
房屋租赁合同的各项条款。合同包括房屋基本情况、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支付方式、房屋交付期限、产权承诺、维修养护责任、装修和改变房屋结构规定、租赁期间有关费用、租赁期满处理、因乙方责任终止合同情形、提前终止合同事项、登记备案、违约责任等相关内容,并规定
租赁合同与承包合同的区别。租赁合同涉及租赁标的物的使用和收益,而有形物作为租赁物是其核心要素;承包合同则不侧重于有形物的租赁,更多是一种经营模式,其核心内容更多地表现为权利与义务的实际约定。因此,合同的实质内容决定其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