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人有以下权利:
1、收取租金。
2、使用监督权。对承租人使用租赁物进行监督的权利。
3、收回租赁物的权利。
出租人有以下义务:
1、交付租赁物的义务。
一方面,出租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地点等,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另一方面,出租人应当在租赁期间保持租赁物符合约定的用途,不得妨碍承租人对租赁物行使使用收益权。
2、维修租赁物的义务。
出租人应当履行租赁物的维修义务,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出租人未履行维修义务而由承租人自行维修的,维修费用应当由出租人负担。如因维修租赁物影响承租人使用的,出租人应当相应减少租金或者延长租期。
3、出卖租赁物的通知义务。
出租人出卖租赁物的,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承租人对出卖的租赁物,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出租人应保证承租人这一权利的实现。
4、担保租赁物无权利瑕疵的义务。
出租人应当保证租赁物无权利瑕疵,即不因第三人对租赁物主张权利而使承租人对租赁物的使用收益受到损害。如果由于第三人主张权利,致使承租人不能对租赁物使用收益,承租人可以要求出租人减少租金或者不支付租金。
承租人有以下权利:
1、使用、收益租赁物的权利。
2、添附权。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在租赁物上改善或增设某些附属物。
3、优先购买权。出租人出售租赁物时,在同等条件下,承租人享有优先购买的权利。
承租人有以下义务:
1、按照约定的方法使用租赁物的义务。
承租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方法使用租赁物。如租赁物的使用方法没有确定,承租人应当按照租赁物的性质合理加以使用。
2、妥善保管租赁物的义务。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涉及到出租人和承租人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话,必须要严格遵守我们国家法律当中的规定来进行处理,并且关于这些权利义务关系的话,双方当事人是可以在租赁合同当中予以明确的。基本上承租人的权利义务和对方权利又是相对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迟延履行解除合同前宽限期的规定。指出宽限期一般由当事人自行协商确定,同时详细阐述了迟延履行对合同解除的影响,并列举了四种不同情况下迟延履行是否构成根本违约的处理方式。
拆迁补偿协议和拆迁安置协议是指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为明确房屋拆迁补偿安置中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协议。这些协议适用于《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主要特征包括:属于法律行为,必须有双方当事人参加;法律平等性,双方当事人的地位平等,不能强加意志;合
合同期满后,如果租户继续使用租赁房屋,房东没提出异议,原房屋租赁合同继续有效,双方依据原合同内容来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但是租赁期限改为不定期。房屋承租人还想续租并且与房东达成一致的话,可以签订续租合同。
承租人提前退租,应当在合理的期限以前通知出租人,以便出租人能找到新的房客。如果订立合同时办理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还应到同一机构办理登记备案手续。解除租赁合同后,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即终止,出租人应退回承租人交付的租金,但可以从中扣除居住期间的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