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行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是法律规定存在一定的涉后性,许多问题的处理无法得到明确解决,导致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纠纷层出不穷。尽管《物业管理条例》和《民法典》已出台,但小区管理责任的界定仍不清晰,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和居委会之间的职责划分模糊不清,纠纷发生时责任推卸现象普遍存在。
部分物业服务纠纷源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建造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如墙体和屋面漏水导致业主家具和装修受损。由于物业服务合同与房屋销售合同同时签订,业主认为物业公司与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同一方,因此认为房屋质量问题应由物业管理公司承担责任。此外,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故意进行虚假宣传,夸大物业管理服务范围,导致业主在入住后发现配套设施不到位,原有承诺未兑现,为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矛盾埋下隐患。
物业管理公司的员工大多缺乏专业知识,部分年龄较大的员工对物业管理了解不足,责任心不强,只顾应付工作而不重视物业合同双方平等关系的约定。例如,未能定期清扫小区卫生或及时处理卫生问题、安保人员流于形式、对小商小贩进入小区管理不严、绿化管理不到位等。同时,一些涉及业主权益的纠纷被回避,最终导致业主们通过拖欠物业费来表达对物业管理的不满。
部分小区的业主委员会产生方式不透明,业主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无法得到充分实现,因此业主对业主委员会的行为产生怀疑,并不认可其与物业管理公司签订的合同。一些小区的业主委员会未能有效监督物业管理公司履行合同,当物业管理公司存在违约行为时无法及时协商解决,无法真正代表业主维护其合法权益。
部分业主长期居住在老居民区,对物业管理的概念不够清晰,对家庭失窃、房屋质量等问题普遍归咎于物业管理,对物业服务的轻微瑕疵过度抱怨。当出现这类情况时,这些业主会拒付全部物业费。
部分业主认为长期不居住在小区就可以拒付物业费,或者在出租房屋时与承租人约定物业费由承租人承担,以抵制物业公司并拒付物业费。
为解决物业纠纷,应加强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的沟通协调,并加强对物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同时,需要完善相关物业管理的法律法规,以便在纠纷发生时有法可依。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来保护自身权益。
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的制定,包括制定依据、业主大会的宗旨、组成、活动范围、议事内容以及召集主体等方面。该规则旨在保障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规范设立和运作,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和物业的安全使用。业主大会及其业主委员会应根据有关规定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和相关部
业主在物业不作为时如何维权的问题。文章指出,在房屋保修期内,物业应协助业主与开发商沟通解决问题。保修期后,物业服务企业负责维护公共设施,并需公布共有部分收益账目。业主可通过业主大会和业委会行使权利,弹劾不负责的物业公司或选择新物业公司。此外,业主还可
物业处理业主报修事项的相关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物业应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好相关事宜,及时对物业进行维修养护以保障业主权益。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多项工作,包括建立物业档案、负责装修管理、环境卫生清洁保洁、生态环境管理和公共设施设
业主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业主委员会由业主代表组成,代表业主利益并监管物业公司运作。其权利包括决定重大事项、签订物业服务合同等,义务包括向业主大会报告工作、执行业主大会决议等。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具有法律关系和经济关系,双方在法律和经济上都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