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业主权利 > 业主维权指南 > 物业纠纷的诉讼主体要求分析

物业纠纷的诉讼主体要求分析

时间:2024-04-25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3508
导读:物业纠纷的诉讼主体的要求主要就是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确定的,可能是这个物业使用人,也有可能是这个业主,也有可能是这个物业管理公司,所以说这个得根据实际得情况来进行确定。

物业纠纷的诉讼主体的要求及确定方法

物业纠纷的诉讼主体的要求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的。物业使用人在以下情形之一时,可以作为诉讼主体:

(一) 直接与物业管理公司签订物业管理合同的物业使用人;

(二) 与物业管理公司形成事实上的物业服务关系的物业使用人;

(三) 与物业使用人约定由其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业主;

(四) 违反《物业管理条例》和业主公约规定的物业使用人。

在情形(三)和(四)下,业主可以列为共同被告。

由于许多物业管理公司是开发商的下属企业,当业主或业主委员会以物业管理公司不履行义务或有其他严重违约行为为由要求解除合同时,建设单位往往以拒绝移交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或其他配套、公共设施相要挟。如果因此发生纠纷,业主或业主委员会提起诉讼的,可将物业管理公司列为被告,建设单位列为第三人,也可以直接将建设单位作为被告,以侵权为由提起诉讼。

对于依法成立的业主委员会的诉讼主体资格,有观点认为,业主委员会不是法人,没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其不具备民事主体资格,不能参与民事、行政诉讼,不能承担民事、行政责任。然而,我们认为此种意见不妥。《物业管理条例》赋予了业主委员会对外签订聘用合同的权利,应视为业主委员会在物业管理中具备了一定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业主委员会代表业主签订物业管理的合同,其主体符合规章规定,不应以此否认合同的效力。虽然业主委员会不是法人,但其属于依法成立的自治管理组织,应属《民事诉讼法》第49条所规定的“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行政诉讼的当事人。业主委员会参与诉讼既是代表业主行使权利的行为,又是有关规章中规定其有权签订物业管理合同所派生出的权利义务,其可以成为适格的诉讼主体。在以下情形下,业主委员会可作为诉讼主体参加诉讼,以其主要负责人(主任或副主任)作为代表人:

  1. 物业管理公司违反合同约定损害业主公共权益的;
  2. 业主大会决定提前解除物业管理合同,物业管理公司拒绝退出的;
  3. 物业管理合同终止时,物业管理公司拒绝将物业管理用房和《物业管理条例》第29条第1款规定的资料移交给业主委员会的;
  4. 其他损害全体业主公共权益的情形。

在处理物业纠纷时,最好确定纠纷的主体,并根据实际情况解决。一旦确定了主体,便可进行相应的起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诉状

    原告与被告之间的土地租赁合同纠纷。原告租赁了被告的土地,并进行了大量投资。当原告提出继续使用的请求时,被告却要求原告搬迁,因为被告已将该土地另行出让。原告因此提起诉讼,要求撤销被告的搬迁通知并由被告承担诉讼费。

  • 问题一、小区屋顶砸伤业主、砸坏业主财物由谁承担责任?

    小区屋顶砸伤业主和砸坏业主财物以及村自建房屋冰雪滑落伤人两个问题的法律责任。对于第一个问题,物业公司作为小区的管理人,对于小区内公共设施上的悬挂物的安全负有管理责任,应对李先生的损失承担民事责任。对于第二个问题,朱某作为村自建房屋顶层邻居的房屋所有人

  • 跨市欠钱的起诉程序

    跨市欠钱的起诉程序。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原告可根据被告的户籍或经常居住地选择法院提起诉讼。对于经济合同纠纷,原告也可选择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诉。诉讼费用的承担由败诉方承担,但双方有责任的情况下则共同分担。其他诉讼费用一般由要求该项诉讼行为的人负担。

  • 案情

    一起委托合同纠纷案件。原告委托被告通过非法手段购买公交客运路线,支付10万元现金后,因交易未成功要求被告退还剩余的5万元。法院认为原告委托的民事行为违法,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秩序,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占有的5万元应视为非法所得,依法追缴并

  • 财产保险合同诉讼时效及其适用范围
  • 普通船舶租赁的管辖法院
  • 成立业主大会的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