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知情权 > 物业纠纷知情权诉讼如何限制?

物业纠纷知情权诉讼如何限制?

时间:2023-07-09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3513
导读:一般来说物业纠纷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限制知情权:1、已经公布的事项不适用于知情权;2、没有发生的情况不适用于知情权;3、请求知情权方式不合理的不适用于知情权;4、对于部分资料也是不适用于知情权。

物业纠纷发生时,应该以下几个方面合理限制业主行使知情权:

1.业主就其已经知情或者应当知情的情况仍起诉义务主体要求行使知情权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业主委员会等义务主体按照有关规则定期公布有关情况,凡是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已经公布的事项,视为业主已经知情的事项。业主向义务主体请求查阅相关情况和资料已经获得满足,业主对相关情况和资料已经知情。

2、2.业主就没有发生的情况起诉义务主体要求行使知情权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就没有发生的情况起诉义务主体要求行使知情权,自然也属于没有事实根据,法院应不予支持。

3、业主在诉讼中以不合理的方式请求行使知情权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在现实生活中,业主可以就涉及自身利益的事项向业主委员会等义务主体提出询问,义务主体应当予以答复。业主通过诉讼行使知情权的方式仅限于请求公布或请求查阅两种方式,而书面答复或书面说明则不适合在诉讼中使用。

4、业主对只适合查阅的情况或资料请求公布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业主可以查阅任何应当向业主公开的情况和资料,但并不是任何情况和资料均适合公布。比如账目凭证,在财务上有严格的管理规范,客观上不适于公示,业主对账目凭证行使知情权应通过查阅的方式实现。业主对只适合查阅的情况或资料请求公布的,广义上也属于以不合理的方式行使知情权,法院应不予支持。

5、业主起诉行使知情权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起诉必须满足基本的起诉条件,提起业主知情权纠纷之诉也应如此。没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法院就无法判断起诉是否有正当目的,因此不能支持业主的此类诉讼请求。

物业纠纷当中,并非所有的知情权都是合理的,适当的限制对方的知情权属于正常的措施。物业纠纷发生的时候,双方应该尽量以协商为主,不能采取拒绝缴纳物业费的方式来处理纠纷,这么做对于业主十分不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东知情权的定义和属性

    股东知情权的定义和属性以及保护方式。股东知情权是股东参与管理公司的权利,包括查阅公司财务报告资料、账簿等相关资料并提问的权利。该权利是共益权且为法定权利,由《公司法》直接赋予股东,不得以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的形式剥夺或限制。公司需主动披露信息,股东知

  • 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定义和法律责任

    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定义和法律责任。欺诈消费者行为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欺骗、误导消费者,损害其合法权益。包括销售掺杂掺假商品、虚假价格表示、虚假宣传等行为。经营者若无法证明自己并非欺骗消费者,需承担法律责任,包括销售失效、变质商品和伪造冒用他人企业

  • 股东知情权的范围和形式

    股东知情权的范围和形式,包括股东可以查阅的资料范围、股东知情权与查阅权的关系以及查阅权和复制摘抄权的关系。文章指出,股东可以查阅的资料范围包括公司章程、股东会议记录等六类资料,但不包括原始材料或数据。在执行过程中,对于旧公司法没有规定的事项,可以参照

  • 股东知情权的限制问题

    北京某公司股东知情权受限的问题。公司曾在章程中规定股东需申请并由董事会判断是否同意查阅财务会计报告,引发了纠纷。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最终判决确认股东知情权是法定权利,不能被公司章程限制或剥夺。公司必须向股东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 物业纠纷可否申请支付令
  • 歹徒入室杀人 物业公司“违约”
  • 物业管理纠纷业主如何维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