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权人 > 产生民事经济纠纷起诉书怎么写?

产生民事经济纠纷起诉书怎么写?

时间:2023-06-19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3983
导读:当事人存在民事经济纠纷无法协商解决,通过向管辖权人民法院起诉时,起诉书至少应包含原告、被告的详细个人信息,产生的纠纷争议问题,作为起诉人的诉讼请求是什么,以及详细说明事由经过以及诉求理由,最后进行落款签字确认和注明诉状书的书写日期等相关内容。

经济纠纷民事诉讼状书写要求

一、首部

首部包括标题和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1、标题

经济纠纷诉状的标题应根据具体案件内容确定。例如,如果涉及经济合同纠纷,标题应为“经济合同纠纷起诉状”。然而,在实际写作中,通常使用“经济纠纷起诉状”或“经济起诉状”作为标题,有些情况下直接使用“起诉状”。

2、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当事人包括原告和被告。

在这一部分,应分别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住址等信息。如果当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则应写明单位全称、所在地、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和职务。如果有委托代理人,还应写明代理人的姓名、职务和所在单位。有时候,起诉状可能还涉及第三人。如果是这种情况,起诉状中还应写明第三人的身份概况,如果第三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还应写明单位全称、所在地以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和职务。

二、正文

经济纠纷起诉状的正文包括请求事项(或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1、请求事项或诉讼请求

原告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法院提出依法解决有关经济权益争议或侵权赔偿的具体要求,即原告请求法院解决的具体事项。由于经济纠纷的原因各异,不同起诉状的请求事项也不同。有的请求变更合同,有的请求归还产权,有的请求偿还拖欠货款,有的请求赔付违约金,有的请求赔偿其他损失等。有时候可能会有多项请求事项,如果有两项以上,应逐一列出。

2、事实和理由

事实和理由是经济纠纷起诉状的核心部分。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陈述事实,进行论证。主要内容应包括事实和理由两个方面。在事实方面,重点是清楚描述当事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以及经济纠纷的原因、经过和争执焦点,让人明白案件的来龙去脉和症结所在,为阐述理由打下基础。在陈述事实之后,进行论证。论证时,需要分析有关事实和证据,证明起诉所依据的事实和证据是可靠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分析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证明提出的诉讼请求是合理合法的。在上述论证的基础上,引用恰当的法律条文,说明起诉的法律依据,使整个论证过程合乎逻辑,严密周详,理由充分,并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三、尾部

经济纠纷起诉状的尾部包括致送法院、署名及日期、附项。

1、致送法院

这一部分表明起诉状送交的法院,明确标明送交的法院名称。一般使用“此致”、“××××人民法院”的形式。在选择送交对象时,必须注意选择对当事人起诉案件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否则会给错误的人民法院带来麻烦,也会耗费时间和精力,甚至影响案件的及时审理。

2、署名及日期

原告的署名应在经济纠纷起诉状尾部的右下方。如果原告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应署单位全称,并加盖公章;在单位名称下方,法定代表人签署姓名。一般使用“具状人(或原告):×××(或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的形式。日期应写在署名下方,一般是起诉状递交给人民法院的日期。年月日必须写全,不得缩略。

综上所述,当民事经济纠纷无法通过协商解决时,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虽然递交起诉状没有具体的格式要求,但当事人应清楚地写明原告和被告的个人详细信息,提出明确的诉讼请求和清晰的事实理由,在落款处注明诉讼人和诉讼日期,不得任意缩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证人是否需要偿还已过诉讼时效的债务?

    保证人是否需要偿还已过诉讼时效的债务问题。在我国,债务的追讨时效一般为三年,保证人的责任是在主债务到期后的六个月内。如果没有约定保证期限,一旦诉讼时效已过,保证人将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同时,债权请求权在某些情况下不适用诉讼时效,如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

  • 撤诉后是否可以更换担保人?

    担保合同在撤诉后是否可以更换担保人。根据法律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如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亦无效。担保人更换需债权人同意。如担保合同无效且涉及过错方,需承担相应民事责任。企业法人分支机构未经授权与债权人签订的保证合同无效。因此,在考虑更换担保

  • 债权转让的无效情形

    债权转让的无效情形。债权转让必须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则对债务人不产生效力。此外,债权转让需符合合同性质、当事人约定和法律规定的要求,不符合则无效。结论指出,债权人应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债权转让的有效性。

  • 个人债务赔偿顺序的划分及原则

    个人债务赔偿顺序的划分原则以及个人债务清偿的五大原则。债务赔偿顺序分为优先债权、普通债权和交付遗赠等三个清偿顺序。清偿原则包括实际履行原则、全面履行原则、协作履行原则、强制履行原则和履行的效益原则。在遗产继承中,债务的清偿需遵循以上顺序和原则,以确保

  • 通告和公告
  • 对债权人造成的风险
  • 防范赊账交易中货款流失的方法与技巧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