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借款合同不按时付利息算违约金的约定是否有效
时间:2022-11-04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在借款合同中约定不按时付利息要计算违约金的条款是有效的,没有按时偿还本金或利息属于违约行为,违约就需要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借款合同中约定的逾期还款的违约金,一般不能超过合同成立时央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4倍。
借款合同中逾期付利息违约金的有效性
一、法律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情况下,应按照其约定执行。但是,约定的逾期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对于未约定逾期利率或约定不明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一) 如果既未约定借期内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应自逾期还款之日起参照当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标准计算的利息承担逾期还款违约责任,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二) 如果约定了借期内利率但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应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内利率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借款合同格式
个人借款合同范本甲方(借款人):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贷款人):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双方就下列事宜达成一致意见,签订本合同。1、乙方贷给甲方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交付甲方。2、贷款利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借款期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还款日期和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违约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本合同自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效。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甲方(签字、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签字、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合同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合同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
逾期还款违约金的限制
借款合同中可以约定逾期还款的违约金,但是违约金并不是不受限制的。法律规定,过高的违约金不受法律保护。此外,如果借款合同中约定的利息属于高利贷,也不受法律保护。因此,在签订借款合同时,双方应注意遵守相关法律常识,避免约定过高的违约金和高利贷利息。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担保合同的定义和作用
担保合同的定义与作用,涉及反担保中的第三方担保人身份和资产抵押问题。担保合同是确保债权人利益的有效手段,其效力认定要考虑主合同是否有效及担保合同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是否合法妥当。第三方反担保人并不限于借款人自己,任何具备担保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反担保人。
-
贷款合同
贷款合同的内容,其中包括质押、借款货币、金额、期限和借款用途、借款利率与计息方法以及借款的归还。合同基于《合同法》和《担保法》等法律,为贷款人与借款人之间提供质押,以确保债权的实现。同时,规定了借款的货币种类、最高限额、期限和用途等具体细节,并明确了
-
借款利息的计算方式
借款利息的计算方式、个人借款利率的限制以及有息借贷和无息借贷的区别。文章指出,借款利息应以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同类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为基础计算,个人借款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同时,借款合同是否约定利息也有明确规定。另外,遇到拖欠运
-
反担保追偿权代理词
关于《保证函》的事实认定问题。文章首先明确了保证函的签署情况,接着阐述了该保证函所担保的借款事项。同时,文章指出了一审判决的程序合法性,并回应了上诉人在二审中提出的关于履约保证金的问题。最后,代理人请求二审法院查明事实,驳回上诉人的上诉。
-
借款过程中约定的劳务费是否能认定为借款利息
-
反担保质押合同
-
保证担保合同变更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