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条件是法定的,不可由双方约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劳动者在以下情形下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对于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情况,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形下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形下可以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此外,劳动合同法还规定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如企业破产、生产经营困难、企业转产等。
在裁减人员时,用人单位应优先留用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以及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未成年人的劳动者。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劳动者在以下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在以下情形下终止: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当事人一方向对方主张权利、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仲裁时效期间。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如果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对于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关系,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情况下,劳动者应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综上所述,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必须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即使劳动合同中约定了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但如果约定的条款违反国家法律制度,该条款将被视为无效。
裁员的定义、条件和流程。裁员是在法定特定期间企业因自身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企业需在濒临破产或生产经营严重困难时方可裁员,并遵守法律程序。裁员流程包括说明情况、提出裁减方案、征求意见、报告行政部门、公布方案并支付补偿金。
旷工天数与公休日及法定节假日的区别,指出旷工不应包括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对于旷工多少天可以解雇的问题,法律没有明确规定,通常由公司内部管理制度自行决定。并讨论了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及因旷工被除名的法律依据的变化情况。现行企业规章制度中包含的“除名”或“
中国《合同法》中关于合同解除的规定,特别是针对合同违约方主张解除合同的限制。合同解除分为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约定享有解除权的合同当事人、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以及因违约行为导致合同解除等情形。作为违约方,不能主张解除合同。合同法定解除条件包括不
附条件合同的效力问题,包括附生效条件的合同和附解除条件的合同。前者指合同生效的条件,后者指合同失效的条件。文章还讨论了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包括取消合同约定终止和增加法定终止情形,并补充规定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劳动合同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