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包括: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如果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合同订立时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另外,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如果企业需要进行重整并进行裁员,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
1. 如果劳动者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用人单位不能通过提前通知解除和裁减人员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
2. 如果劳动者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保留,但劳动者退出工作岗位。
3. 如果劳动者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4. 如果劳动者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具体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约定合同解除的规定。当事人可协商解除合同并约定解除条件。解除权的消灭有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期限限制。合同终止后,结算清理条款仍有效,包括银行汇票结算、商业汇票结算、银行本票结算、支票结算、汇兑和委托收款等方式。清理应按合同约定进行。
预扣违约金与克扣工资的关系。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无故克扣工资,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代扣工资,如个人所得税、社保费用等。当用人单位以非法定情形理由克扣工资时,劳动者可以投诉并要求支付全额工资,还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赔偿。预扣违约金在某些情况下
我国《合同法》中解除合同与终止合同的区别。合同终止是指按约定履行完毕后结束,而解除合同是在期满前结束。合同终止有多种情形,终止后当事人需履行通知等义务。合同解除可由当事人协商或法定情形导致,解除后未履行部分终止,已履行部分可要求恢复或赔偿。合同解除与
合同违约前的正常履行处理方法以及合同解除的情形。对于预期违约,守约方可采取自救措施、寻求司法救济或坚持合同效力。合同解除的情形包括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明确表示或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以及债务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